出处
《消费经济》
CSSCI
2001年第6期36-38,共3页
Consumer Economics
参考文献7
-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N].经济日报,2001—03—01(03).
-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
3马克思,恩格斯.马恩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0.
-
4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7,113.
-
5王永瑜.社会供需均衡的方法与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0,16(11):4-7. 被引量:10
-
6陈端计.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问题治理的难点与对策[J].改革,2001(2):18-21. 被引量:17
-
7马克思,恩格斯.马恩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26,124.
共引文献42
-
1李时华.提高消费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探求,2003(3):7-10.
-
2陈端计.二元短缺型经济:对当前中国经济状况的基本认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3):12-13. 被引量:1
-
3彭玲,陈端计.启动中国经济的症结与对策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2,20(3):65-69.
-
4陈端计.21世纪初叶中国剩存贫困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1):1-3. 被引量:1
-
5陈端计.东北振兴的基点选择[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5):502-504.
-
6杨林,朱小林.中国西部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西北人口,2002,23(2):63-64.
-
7孟昭元.论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三个特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8(2):70-76.
-
8陈端计.中国目前的城镇反贫困与第一供给的优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1):25-28.
-
9高小萍.城市困难职工群体的形成与解困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4):60-62. 被引量:1
-
10缑书宝.德胜煤矿1841工作面突水点封堵技术[J].河北煤炭,2006(3):22-23.
同被引文献10
-
1薛兆丰.征利息税的影响[N].深圳特区报,1999-9-5.
-
2王东京.当前中国三大经济热点透析[J].经济学家茶座,2000,(2).
-
3张曙光.凯恩斯主义有用但远远不够[N].中国经济时报,1999-12-10.
-
4施东晖、施红梅.刺激股市启动内需不可行[N].中国经济时报,2000-1-21.
-
5葛延风.收入两极化千万要警惕[N].发展导报,2000-10-31.
-
6张五常.科学说需求[M].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2.
-
7张雷.人地关系步人紧张阶段[N].中国经济时报,2000-7-19.
-
8刘文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J].经济学动态,2000(9):13-16. 被引量:122
-
9范剑平.“十五”时期我国消费率变动趋势与消费政策选择[J].经济纵横,2000(12):16-20. 被引量:7
-
10顾海兵.对“有效需求不足论”的几点质疑[J].消费经济,2001,17(2):58-62. 被引量:2
-
1巴曙松.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应调整什么[J].理论参考,2010(9):55-55.
-
2巴曙松.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应调整什么[J].中国工人,2010(5):49-49.
-
3邢志宏,丁文斌.2002年首都经济增长展望及对策探析[J].北京统计,2002(2):19-19.
-
4裴长洪,于立新.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内外需关系问题[J].中国经贸,2010(13):52-55. 被引量:5
-
5李本林,黎志成.对“需求不足论”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2002(9):12-13.
-
6中国启动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J].武汉商务,2016,0(4):20-20.
-
7李本林,黎志成.对“需求不足论”的思考[J].经济界,2002(5):30-32.
-
8李本林,黎志成.对“需求不足论”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2(16):48-48.
-
9巴曙松.我这样看需求管理[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6):28-28.
-
10丁越兰.加快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应处理好六大关系[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6(6):7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