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沿江圩区稻套麦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
3
Studies on cultural techniques of wheat interplanted in rice of polder region along the river in Anhu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示范种植的总结和分析后认为 ,单季或双季晚稻田在收割前套种小麦栽培技术 ,既是一种在连阴雨天气条件下抗灾秋种的有效技术 ,又是一种争取季节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还是一种新型省工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方式 。
作者
姚余
佘德如
余晓虎
俞文华
机构地区
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5期35-36,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稻套麦
栽培技术
沿江圩区
品种选择
施肥
化学除草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1
陈友林,金永群,江鸿辉.
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3S):76-77.
被引量:5
2
颜立新,唐义军,张贵之.
小麦旺长类型及冬春控制栽培技术[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5(4):29-30.
被引量:2
3
王开勤,董升,王军,谷纬.
稻套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9(1):54-55.
被引量:6
4
江耀斌.
安徽沿江地区稻麦两熟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70-71.
被引量:1
5
周陶竹.
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35-35.
被引量:4
6
方曙棠,汪董,赵明海.
零共生期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63.
被引量:6
7
黄明珠.
沿江地区稻茬小麦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9):46-46.
被引量:1
8
武红霞,邬飞波,俞国琴,张国平.
麦绿素专用大麦品种的筛选初报[J]
.麦类作物学报,2002,22(3):67-70.
被引量:20
9
陈刚,吴文革,孙如银,许有尊,周永进.
氮肥追施方式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2):78-82.
被引量:12
10
周正权,李育娟,王坚钢.
太湖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J]
.耕作与栽培,2015,35(6):49-5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陶红,乔海龙,沈会权,陈晓静,陈和,陈健,臧慧,卞同洋.
麦苗鲜叶产量及刈青对产量性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27-29.
被引量:1
2
徐朝根.
稻套麦秸秆切碎覆盖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5):45-46.
被引量:1
3
周永进,孔令聪,许有尊,习敏,杜祥备,孙雪原,季雅岚,吴文革.
安徽沿江-江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8):31-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沈伟棋,邵建均,宁国云,傅庆林,刘琛,彭桂福.
稻麦套播下秸秆机械还田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1):112-116.
被引量:4
2
常蕾,蒋莹,谢吉先,常庆涛.
密度对若叶大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2):263-267.
被引量:2
3
孙明君.
苏北稻麦周年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种子科技,2023,41(2):51-53.
被引量:2
1
丁少庆.
无为县沿江圩区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
被引量:1
2
毕永奇.
沿江圩区超高茬麦田套稻新技术示范[J]
.农业与技术,2000,20(1):56-58.
3
高小文,仲凡,韦明宝,陶佳荣.
芦笋茎枯病发生及其防治初报[J]
.农业装备技术,2002,28(4):32-33.
4
龚宝梅,朱平义,张丽,王诗锡,桂春山,杨九娣.
沿江圩区“瓜—稻—菜”种植技术[J]
.江苏农机与农艺,2001,29(1):16-16.
5
沈志坚,朱维忠,朱剑.
沿江圩区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农业装备技术,2012,38(6):23-24.
被引量:1
6
赵家定.
沿江圩区农作物病虫草害演替及综合治理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78-79.
7
张俊发.
3.95%病毒必克WP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08-1808.
被引量:4
8
周陶竹.
沿江圩区小麦高产的障碍因子及配套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4):449-450.
被引量:1
9
姚为广.
席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3,9(2):72-73.
被引量:1
10
毕春发,刘道贵,汪先红.
沿江圩区水稻僵苗的发生与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76-76.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