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病机制新学说
出处
《当代医学》
2001年第8期16-16,共1页
Contemporary Medicine
-
1鉴别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0,25(6):10-10.
-
2Lee H.-S.,Chung Y.-H.,Lee K.,王铮.克利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12周可产生持续有效的抗病毒反应[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0(10):53-53. 被引量:2
-
3法国通过特殊病人研制艾滋疫苗[J].中外健康文摘,2007(05B):4-4.
-
4庄俊华,黄宪章,石汉振,欧爱华,林莲英.非典型肺炎病人免疫功能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03,13(3):6-8. 被引量:4
-
5李磊,夏豪,王欣,童随阳.干扰素调节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3):193-197. 被引量:1
-
6张明强,高金明.病毒在哮喘发作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2):253-257. 被引量:5
-
7田晓晨(综述),闻玉梅(审校).甲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5,28(5):7-10. 被引量:1
-
8HelmutM.Diepolder 冯霞.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还是免疫治疗?[J].传染病网络动态,2004(8):28-29.
-
9王晓峰,付荣泉,丁继光,孙庆丰,吴金国,洪亮.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因子的mRNA表达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1248-1249. 被引量:1
-
10张雅德.一种有效治疗丙型肝炎的新方法[J].国外医学情报,2004,25(3):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