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98-1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6
-
1王海波,王菁.麦田套种袋料黑木耳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34(3):86-86. 被引量:1
-
2班立桐,王文治,周宗寰,刘连强.灵芝G9菌种培养基配方和栽培料筛选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05,11(4):27-28. 被引量:5
-
3赵永秀,郝文胜,李蒙平.几种基本培养基对Favorita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F10):46-47. 被引量:7
-
4王文治,张志军,刘连强,周永斌.林地网脉木耳的仿生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7,13(2):29-32. 被引量:1
-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1.
-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
7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出人境检验疫局,等.SN/T1538.2-2007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
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YY/T0577-2005营养琼脂培养基[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
9李秋菊,王颖,李松林.林地种植黑木耳的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7-148. 被引量:3
-
10王红霞,崔智勇,于先泉.有机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的优势与关键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1):105-10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恩久.黑木耳养殖——大兴安岭全民创业的主要途径[J].防护林科技,2014,27(8):75-75.
-
2高娃,马银鹏,陈鹤,张先成.黑木耳基内、外菌丝生长一致性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7(1):14-15. 被引量:1
-
3叶合敏,李帅,向洋,付豪,杜永洪.不同浓度白色念珠菌连续培养对比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1):3272-3274. 被引量:1
-
4胡倩倩,张同刚,尤丽琴,罗瑞明,李俊丽.冷鲜滩羊肉微生物菌群代谢物与其关联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7,38(8):322-325. 被引量:3
-
5姜永伟.淡水水体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18):157-158. 被引量:1
-
6郭芸,刘思渊,隋志伟,王梓权,王斌,朱文,林婧,李海涛.基于标准物质评价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生长率[J].食品工业科技,2021,42(3):90-95.
-
7吴雷.乳酸菌辅助发酵对纳豆品质的改良效果研究[J].食品科技,2021,46(2):10-15. 被引量:2
-
1黄大斌,杨菁,陈明忠,陈坚.应用RAPD技术进行花菇菌株差异性鉴别[J].食用菌,2003,25(6):9-10. 被引量:2
-
2巫仁高,王爱仙,刘福阳,邓文明,胡蕾.黑木耳新品种Au053的选育与应用[J].食药用菌,2013,21(4):227-229. 被引量:6
-
3何琳,喻红,邹晖,杨玲,赖玉英,鲍敏.抗药性基因突变筛选高产菌株[J].江西化工,2004,20(4):169-171. 被引量:2
-
4高磊,包卫洋,张天文,单洪伟,马甡.水体碳氮比对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生长、拮抗作用及菌体碳氮比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1):34-40. 被引量:27
-
5强巴卓嘎,熊卫萍,红英,洛桑,白玛旦增,谢荣.平菇新品种“藏平1号”栽培技术[J].西藏农业科技,2011,33(4):33-34.
-
6巨万波.分离和冷藏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28(2):40-41.
-
7李小军.济源奶牛新孢子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兽医学杂志,2015(10):18-19.
-
8周谦群,姚庭永,沈高潮.元蘑段式栽培技术[J].食药用菌,2011,19(2):42-42. 被引量:1
-
9文正常,高明琴,徐景峨,李干洲.贵州鸡淋巴性白血病A亚型血清学调查及PCR诊断[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04-106. 被引量:8
-
10西藏野生双孢蘑菇科技成果显著[J].西藏科技,2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