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4期344-344,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参考文献3
1 张勤锋,路英智.社交恐怖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56-56. 被引量:11
2 侯淑军,傅茂笋,李军.医学生学习成绩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55-155. 被引量:44
3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被引量:692
二级参考文献9
1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被引量:692
2 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12-214.
3 郑延平.临床量表实用手册[M].湖南医科大学,1989..
4 岳冬梅,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增刊,122页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1993年,25页
6 郑延平,临床量表实用手册,1989年
7 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
8 季益富,许又新.社交恐怖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等的对照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1):47-49. 被引量:7
9 房宏兴.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J] .医学教育,1994(9):19-22.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723
1 万国军.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乐商的影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8):8-11. 被引量:1
2 周晶.母亲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幼儿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月刊,2024(19):57-59.
3 魏晓.父母教养方式与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4(12):110-112.
4 刘丽花,付超,施辉菊.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12):101-105.
5 侯飞翔,冉一斐,唐广川,张飞红.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影响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4(9):78-80.
6 李香峄,张娜,石晶.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3(22):97-100.
7 彭诗月,杨辉,谭小林,邓小凤,潘凤,薛毅.青少年抑郁情绪与家庭动力、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 .心理月刊,2023(18):26-29. 被引量:2
8 魏宏宇.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23):237-240.
9 陈健,曾翠芳,陈幸明,彭彩妮,彭君媛,雷朝艳,邓洋洋,党彩萍.医学生人际困扰的特点:父母教养方式的预测性[J] .心理月刊,2022(6):1-4. 被引量:1
10 石云鹏,刘伟方.父母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心理病理症状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0(19):16-18.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22
1 肖泽萍,张明岛,严和骎.强迫症的病理心理机制研究进展[J] .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45-47. 被引量:7
2 郭蕾,葛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18-20. 被引量:45
3 肖海雁,韦义平.父母教养方式、学生人格对私立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85-288. 被引量:5
4 张朝辉,张亚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6):469-471. 被引量:39
5 单春杰,郭蓄芳,顾广中.神经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4):401-402. 被引量:4
6 任丽平,石鸿年.心理分析法治疗强迫症31例疗效观察[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70-672. 被引量:3
7 Spinhoven P, Kooiman C G. Defgnse style in depressed and anx- ious psychiatric outpatienls: all explorative study [J].J Nerv Ment Dis,1997, 185(2):87-94.
8 Bond M. Empirical studies of defence- style: relationship with psy- chopathology and change [ J]. Harv Rev Psychiatry, 2004, 12 (5) :263 -78.
9 Vaillant G E.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M].颜文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1996:2-12.
10 Alloy L B,Riskind J H,Manos M J.变态心理学[M].汤震宇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97-300.
引证文献3
1 麦以成,刘学兵,邓良华,麦永辉.品行障碍患儿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642-643. 被引量:3
2 王飞.强迫症患者早期经历的个案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2):108-111. 被引量:1
3 周晓琴,全艳玲,杜晓玮,江琳琳,胡艳琼,刘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5):459-46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9
1 龚艺华.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72-372. 被引量:2
2 徐荣静.影响品行障碍的环境因素及干预措施[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1,25(9):2354-2355. 被引量:3
3 邹志礼,蒙华庆,胡华,马中锐,杜莲.品行障碍青少年应激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9):1113-1115. 被引量:3
4 文春光,李福球,郑小泳.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41-43. 被引量:7
5 林子江,杨闯,何金彩.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三维人格特征及防御方式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13,42(6):38-41. 被引量:5
6 孔伶俐,闫珉,常桂花,张校明,郑占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6):532-535. 被引量:12
7 黄炜,王静.强迫症自我心理治疗以及对暴露疗法的思考[J] .精神医学杂志,2017,30(6):478-480. 被引量:2
8 董香丽,孙伟铭,袁也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9,45(2):95-97. 被引量:2
9 王挺,刘芷萱,肖三蓉.青少年体像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0(10):1551-1554. 被引量:2
1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被引量:692
2 许华山,朱漱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关系初探[J] .中国学校卫生,1999,20(5):348-348. 被引量:1
3 宋燕华,张津萼,李淑然,姚贵忠,唐宇,李箕君,高成阁,王文锦,孟薇,王捷.大学生神经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73-175. 被引量:52
4 朱玉英,林锦星,梁家国.79名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测查结果报告[J] .山东精神医学,1996,9(3):38-41.
5 卢业武,蔡俐琼,闫秋月,刘登华.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分析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6(6):434-436.
6 陈立成.心理咨询工作的若干问题[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631-635.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