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祁连山东段地块的构造叠加和折返的讨论——答左国朝研究员等的质疑
被引量:
2
A Discussion on the Tectonic Superposition and inversion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左国朝等人对我们的"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一文(王二七等,2000)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学术争鸣有利于促进祁连山甚至广义的造山带的研究,我们表示欢迎并感谢<地质论评>给我们以答辩的机会.
作者
王二七
张旗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6-567,共2页
Geological Review
关键词
祁连山
构造叠加
折返机制
造山带
拉鸡山
蛇绿岩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71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1
左国朝 张旗.祁连地区蛇绿岩带划分及其构造意义.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29-134.
2
王二七,张旗,Clark B.Burchfiel.
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J]
.地质科学,2000,35(4):493-500.
被引量:45
3
杨经绥,许志琴,宋述光,吴才来,史仁灯,张建新,万渝生,李海兵,金小赤,Marc Jolivet.
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J]
.地质学报,2000,74(2):156-168.
被引量:125
4
邱家骧 杨巍然 等.南祁连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及铜多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祁连山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11-165.
5
姜春发,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2000年
6
任纪舜,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 000),1999年
7
邱家骧,祁连山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成矿,1998年,111页
8
邱家骧,拉脊山早古生代海祖火山岩与成矿,1997年
9
夏林圻,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1991年
10
夏林圻,祁连山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成矿,1998年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魏春景,吴玉新,倪云燕,陈斌,王式光.
河南桐柏地区榴辉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1999,44(17):1882-1885.
被引量:22
2
桑隆康,游振东.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基本组成[J]
.地质论评,1994,40(3):265-273.
被引量:5
3
胡正国,钱壮志.
小秦岭地质构造新认识[J]
.地质论评,1994,40(4):289-295.
被引量:39
4
刘晓春,胡克,李学燮,康维国.
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J]
.地质论评,1994,40(6):494-501.
被引量:13
5
许志琴,徐惠芬,张建新,李海兵,朱志直,曲景川,陈代璋,陈金禄,杨开春.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J]
.地质学报,1994,68(1):1-15.
被引量:200
6
王来明,吴洪祥,宋彪,傅国民.
山东榴辉岩的生成时代——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J]
.科学通报,1994,39(19):1788-1791.
被引量:33
7
胡能高,赵东林,徐柏青,王涛.
北秦岭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科学通报,1994,39(21):2013-2013.
被引量:51
8
江来利,徐树桐,刘贻灿,苏文.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背景[J]
.地质论评,1995,41(3):229-237.
被引量:16
9
张泽明,游振东,韩郁菁,桑隆康.
大别-苏鲁榴辉岩带的岩石学、变质作用过程及成因研究[J]
.地质学报,1995,69(4):306-325.
被引量:81
10
胡能高,赵东林,徐柏青,王涛.
北秦岭官坡地区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岩相学及变质作用研究[J]
.矿物岩石,1995,15(4):1-9.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71
1
LIU ShaoFeng ZHANG GuoWei P.L.HELLER.
Cenozoic basin development and its indication of plateau growth in the Xunhua-Guide district[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z2):277-291.
被引量:17
2
杨经绥,许志琴,张建新,张泽明,刘福来,吴才来.
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J]
.岩石学报,2009,25(7):1529-1560.
被引量:76
3
杨经绥,许志琴,宋述光,张建新,吴才来,史仁灯,李海兵,Maurice BRUNEL,Paul TAPPONNIER.
Subdu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Early Palaeozoic North Qaidam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NW China:Evidence from the Discovery of Coesite in the Belt[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2,76(1):63-68.
被引量:14
4
李建锋,张志诚,韩宝福.
中祁连西段肃北、石包城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10,26(8):2431-2444.
被引量:40
5
许志琴,杨经绥,姜枚,李海兵,薛光琦,袁学诚,钱辉.
Deep structure and lithospheric shear faults in the East Kunlun-Qiangtang region,northern Tibetan Plateau[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1,44(S1):1-9.
被引量:5
6
冯乔,秦宇,付锁堂,柳益群,周鼎武,马达德,王立群,任军虎,王晨瑜.
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县牦牛山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沉积学报,2015,33(3):486-499.
被引量:15
7
杨经绥,史仁灯,吴才来,陈松永.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的厘定——罗迪尼亚大陆裂解的证据?[J]
.地质通报,2004,23(9):892-898.
被引量:43
8
宋述光,张立飞,Y.Niu,宋彪,刘墩一.
青藏高原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和大陆深俯冲[J]
.地质通报,2004,23(9):918-925.
被引量:39
9
吴才来,杨经绥,J.L.Wooden,史仁灯,陈松永,A.Meibom,C.Mattinson.
柴达木北缘都兰野马滩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J]
.科学通报,2004,49(16):1667-1672.
被引量:35
10
孟繁聪,张建新,杨经绥,杨怀仁.
柴北缘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
.岩石学报,2004,20(5):1271-128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4
1
WAN Yusheng, XU Zhiqin, YANG Jingsui and ZHANG Jianxi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Ages and Compositions of the Precambrian High-grade Basement of the Qilian Terra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1,75(4):375-384.
被引量:41
2
邱家骧,曾广策,王思源,朱云海.
青海拉脊山造山带早古生代火山岩[J]
.西北地质科学,1995,16(1):69-83.
被引量:21
3
薛春纪,姬金生,卢登蓉,刘华山.
北祁连桦树沟海底热液沉积铁铜矿石化学研究[J]
.西北地质,1995,16(4):43-51.
被引量:5
4
潘桂棠,陈智樑,李兴振,徐强,江新胜.
东特提斯多弧-盆系统演化模式[J]
.岩相古地理,1996,16(2):52-65.
被引量:58
5
邓晋福,肖庆辉,苏尚国,刘翠,赵国春,吴宗絮,刘勇.
火成岩组合与构造环境:讨论[J]
.高校地质学报,2007,13(3):392-402.
被引量:157
6
邱家骧,张珠福.
北秦岭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实验、成分与构造开合[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22(3):233-239.
被引量:9
7
杜远生,朱杰,顾松竹,徐亚军,杨江海.
北祁连造山带寒武系-奥陶系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多岛洋的启示[J]
.中国科学(D辑),2007,37(10):1314-1329.
被引量:44
8
曾广策,邱家骧,朱云海.
拉鸡山造山带的蛇绿岩套及古构造环境[J]
.青海地质,1997,6(1):1-6.
被引量:16
9
徐学义,王洪亮,陈隽璐,何世平,武鹏,高婷.
中祁连东段兴隆山群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研究[J]
.岩石学报,2008,24(4):827-840.
被引量:50
10
张国伟,柳小明.
关于“中央造山带”几个问题的思考[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23(5):443-448.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2
1
曹锦山,王伟,李五福,张新远,缑明亮.
青海拉脊山东段峡门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确定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与资源,2022,31(6):716-728.
被引量:1
2
赵丙刚,郭志伟,才智远,王硕,赵浩月.
北祁连石照子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J]
.中国锰业,2023,41(2):61-6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陶璐,余庆,张柳,孙达,肖行才,闫芳,朱柳琴.
祁连拉脊山中段中奥陶世石英二长斑岩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4,38(5):473-485.
1
曾广策,邱家骧,朱云海.
拉鸡山造山带的蛇绿岩套及古构造环境[J]
.青海地质,1997,6(1):1-6.
被引量:16
2
邓清禄,杨巍然.
青海拉鸡山早古生代“开”、“合”演化的地球化学证据及成矿[J]
.地质论评,1998,44(1):15-22.
被引量:7
3
“垃圾”≠“拉鸡”[J]
.汽车杂志,2013(9):322-322.
4
冯备战.
南祁连早古生代裂谷带开合规模及岩石学约束[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0-10.
被引量:1
5
王洪泰,马占兰,刘世宝.
青海省北祁连—拉鸡山地区铂族元素找矿前景浅析[J]
.青海国土经略,2006(1):37-40.
6
张招崇,毛景文,杨建民,左国朝,吴茂炳.
北祁连山西段中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17(2):47-51.
被引量:19
7
左国朝,李志林,张崇.
青海拉鸡山构造带是裂谷还是构造窗——与王二七研究员商榷[J]
.地质论评,2001,47(6):561-566.
被引量:8
8
王秀娟(实习记者),吕荣洁,张国辉.
夏国朝的“拼盘”记[J]
.中国石油石化,2011(11):78-80.
9
王二七,张旗,Clark B.Burchfiel.
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J]
.地质科学,2000,35(4):493-500.
被引量:45
10
王进寿,郑有业,吴正寿,李杰,唐健.
青海拉脊山构造带钪矿床的发现[J]
.矿物学报,2015,35(S1).
被引量:5
地质论评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