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湖南省稻米品质改良的成就与思考
被引量:
14
The achievement and thoughts of the rice quality improvement in Hun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面地回顾和概述了湖南省优质稻育种的主要成就 ,并根据湖南省品质育种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将湖南省优质稻育种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Ⅰ 评价阶段 ,Ⅱ 改良阶段 ,Ⅲ 提高阶段 ,Ⅳ 创新阶段 ;分析了湖南省品质育种及优质稻开发存在的问题 ;同时就今后的品质育种和优质稻开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
作者
赵正洪
夏胜平
周斌
张世辉
机构地区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5期11-13,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品质改良
优质稻开发
湖南
品质育种
发展阶段
分类号
S511.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2
参考文献
2
1
青先国,戴魁根.
湖南高蛋白饲料稻开发的实践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1998(3):2-4.
被引量:12
2
黄发松.
优质稻米生产集约持续发展的保证:建好基地 壮大龙头企业[J]
.中国稻米,2000,6(5):5-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3
1
吴朝晖,周瑞庆,青先国.
不同肥料配比对饲料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465-471.
被引量:3
2
李军民,朱有志,唐浩.
关于湖南省发展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几点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20-23.
被引量:5
3
荣湘民,谢桂先,刘强,彭建伟,朱红梅.
不同栽培法对高蛋白饲料稻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2):149-153.
被引量:3
4
刘湘虎,廖海艳,聂军.
高蛋白饲料稻标准化丰产技术体系集成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4):45-47.
5
肖辉海,王文龙,郝小花.
高温对早籼稻花后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0,26(4):680-685.
被引量:3
6
庞冰,方宝华.
不同类型土壤对饲用早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126-130.
被引量:1
7
周瑞庆,张石蕊,向远鸿,刘强,唐湘如.
高蛋白饲料稻综合技术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6):411-414.
被引量:8
8
彭金波,田进山,盛正逵,傅德金,徐小燕.
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探讨[J]
.垦殖与稻作,2000(4):17-18.
被引量:1
9
吴朝晖,周瑞庆.
饲用稻高产与高蛋白的农艺协调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1,15(3):59-63.
被引量:2
10
李科,卢向阳,彭丽莎.
饲料稻氮代谢特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5):331-33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08
1
郑瑞丰,余应弘,夏胜平,潘美山.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湖南农业科学,2002(z1):15-17.
被引量:8
2
张林青,马爱京,张亚洁.
高产水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和群体茎蘖组成及其关系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3):320-324.
被引量:11
3
周文新,雷驰,屠乃美.
水稻源库关系研究动态[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4):389-393.
被引量:10
4
陈烈臣,徐庆国,陈爱纯.
湖南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作物研究,2003,17(4):166-169.
被引量:18
5
彭至善,崔义文,胡建平.
优质稻保优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总结[J]
.湖南农业科学,1993(3):25-27.
被引量:3
6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3):47-53.
被引量:68
7
李小湘,赵正洪,黎用朝,周斌,张世辉,闵军.
食用优质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63-66.
被引量:1
8
郑瑞丰,余应弘,夏胜平,潘美山.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10-113.
被引量:17
9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0
10
张嵩午,周德翼.
温度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4):211-216.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4
1
郑瑞丰,余应弘,夏胜平,潘美山.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湖南农业科学,2002(z1):15-17.
被引量:8
2
郑瑞丰,余应弘,夏胜平,潘美山.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10-113.
被引量:17
3
闵军,黎用朝,刘三雄.
湖南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主要进展与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2008,14(2):16-19.
被引量:24
4
刘金秀,李清明,尹仕明,石纪成.
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5):79-81.
被引量:8
5
瞿华香,张玉烛,曾翔,张岳平,谢洪科,屠乃美.
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37-40.
被引量:3
6
周斌,赵正洪,张世辉,吕艳梅,程小英,刘春防.
高档优质香稻“玉针香”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8):20-21.
被引量:12
7
张世辉,赵正洪,周斌.
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10,16(6):55-56.
被引量:8
8
潘美山,王子平,周昆,任泽民,谢慧,赵正洪.
近10年湖南省优质稻品种研发状况分析[J]
.中国稻米,2011,17(6):31-35.
被引量:8
9
张世辉,赵正洪,李茂阳.
高档优质稻在武陵山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探索——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J]
.中国稻米,2014,20(4):102-105.
被引量:5
10
肖国樱,肖友伦,李锦江,邓力华,翁绿水,孟秋成,于江辉.
高效是当前水稻育种的主导目标[J]
.中国水稻科学,2019,33(4):287-292.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
黄德强,盛建成,曾深奥.
益阳市优质稻米生产现状与展望[J]
.新农民,2024(24):43-45.
被引量:1
2
闵军,黎用朝,刘三雄.
湖南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主要进展与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2008,14(2):16-19.
被引量:24
3
瞿华香,张玉烛,曾翔,张岳平,谢洪科,屠乃美.
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8(5):37-40.
被引量:3
4
杨远柱,胡小淳,符辰建,秦鹏.
理想株型优质恢复系华恢451的选育及应用[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09(1):99-102.
5
张胜,李剑波,陈镇宏,李平,邓松.
优质杂交晚籼组合岳优360高产制种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09(5):8-9.
被引量:8
6
付爱斌,胡正祥,王巩集.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4):1-2.
被引量:1
7
肖新宇,童清,卢胜进,李爱华.
湖南省优质稻产业开发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作物研究,2009,23(2):142-145.
被引量:9
8
毛林媛.
三川镇优质稻滇屯502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6-36.
被引量:1
9
杨远柱,胡小淳,符辰建,秦鹏.
理想株型优质水稻恢复系华恢451的选育及应用[J]
.杂交水稻,2009,24(5):7-11.
被引量:15
10
周勇,黄世君,魏应海,侯浪,郑英,李仕贵.
云南软米在四川的品质特征研究[J]
.中国稻米,2009,15(6):39-42.
1
谢时红,殷爱玉.
武冈采取措施促高档优质稻生产[J]
.湖南农业,2010(10):15-15.
2
肖存辉,刘少龙.
禄丰县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J]
.云南农业,2013(1):21-21.
3
陈双龙,陈琦辉.
全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场考察观摩会在建阳市召开[J]
.福建农业,2012(12).
4
闵军.
湖南双季稻区水稻种植关键技术[J]
.湖南农业,2015(1):6-6.
5
优质稻开发配套栽培技术要点[J]
.湖南农业,2004(5):10-10.
被引量:1
6
贾小明.
“十五”以来甘肃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成就与思考[J]
.甘肃科技,2007,23(10):11-13.
7
布哈丽且木,张燕红,袁杰,赵志强,马盾,王奉斌.
新疆水稻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15,21(6):41-44.
被引量:5
8
邓化冰,陈立云.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及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综述[J]
.杂交水稻,2004,19(4):1-6.
被引量:22
9
柴永山.
黑龙江省优质稻育种的技术策略[J]
.中国林副特产,1998(2):43-43.
10
吕彬,张立民,孟昭斌.
日本优质稻育种中骨干亲本的作用[J]
.现代化农业,1995(6):3-4.
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