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批评作为个体化的意义阐释活动 ,到底怎样才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面对文学批评中这一解释学的难题 ,河南大学文学院刘思谦教授和她的几位博士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刘思谦教授首先在理论层面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回答。她认为 ,为了避免文学批评中极端主观化与极端客观化的倾向 ,应该在批评理论中为价值论尤其是人文主义价值观留出一席之地 ,因为 ,人文主义价值观不仅是阐释的立足点 ,同时也是阅读视界。只有以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衡量作品 ,才能抵御以“价值中立”、“价值虚无”姿态出现的相对主义的思潮。几位博士生从各自研究领域在实践层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白春超以刘纳的《嬗变》和蓝棣之的《现代文学经典 :症候式分析》两部书为例、汪振军从洪子诚和陈思和的两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谈起、阎开振以解构批评与否定性立场为话题、侯运华从狭邪小说的研究与前理解的关系为起点 ,分别就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近代文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 ,一致认为 :当前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固然重要 ,但确立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更为关键。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1-12,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