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1,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同被引文献63
-
1李自刚,周可可,王慧杰.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及发展趋势探讨[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9):78-79. 被引量:2
-
2屈林岩.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1999,20(8):36-40. 被引量:24
-
3姚纪纲.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规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4):20-24. 被引量:1
-
4刘启娴.高职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8,19(7):51-55. 被引量:26
-
5尚元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4):33-36. 被引量:4
-
6王建.关于企业领导干部继续教育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1999,13(3):44-45. 被引量:1
-
7刘希光.新世纪企业继续教育断想[J].继续教育,1999,13(5):23-24. 被引量:1
-
8孟庆金.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J].高等农业教育,1998(10):62-64. 被引量:2
-
9张天保.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 积极推进职教发展与改革[J].职教论坛,1998,14(3):4-6. 被引量:1
-
10吴祖新.谈高职与中职的衔接[J].职教论坛,1998,14(12):18-2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0
-
1兰保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教育培训[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S2):132-138. 被引量:2
-
2单再成,何建湖,赵敏.论高职院校校办产业的双重属性[J].职业教育研究,2008(2):22-23.
-
3张方良.关于发展高职途径问题的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19(11):29-31. 被引量:1
-
4张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献综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26(B09):13-19.
-
5秦虹.中职与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0,21(7):4-7. 被引量:24
-
6詹克波.知识经济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J].经济经纬,2000,17(3):94-96. 被引量:2
-
7张晓丽.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境遇及路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155-156.
-
8刘勇.论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学生主体关注的缺失[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9(7):81-84. 被引量:2
-
9钱丽欣.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1999(6):33-37. 被引量:3
-
10牛国鹏.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的特殊性[J].科技信息,2006,0(11):149-14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6
-
1付传恩.中、高职衔接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4):34-36. 被引量:3
-
2曾谊晖,邓航军,蒋彦.中职与高职专业课教学衔接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0(1):28-30.
-
3陈云华.关于发展公安职业教育模式问题的辨析[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4):7-11. 被引量:1
-
4肖琳.对机电专业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7(3):45-46. 被引量:5
-
5王技德.甘肃省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5(12):215-216. 被引量:4
-
6郭翠兰.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职教论坛,2007,23(03S):52-53. 被引量:48
-
7王兰,汤晖,万顺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09Z):323-324. 被引量:12
-
8章靖.从“产学失谐”看高职院校师资紧缺现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2):8-10. 被引量:3
-
9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16):72-77. 被引量:78
-
10罗长春.近三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回顾[J].职教论坛,2011,27(9):38-4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