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FISH技术在贝类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Shellfish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牡蛎和其它的海产贝类中 ,基因组研究的许多重要领域 ,如 :利用非整倍体在牡蛎种间进行基因转移 ,三体牡蛎的分离 ,牡蛎和其它贝类的连锁图的建立 ,三倍体的基因组稳定性和染色体缺失的分析等都因缺少可靠的方法鉴定染色体而受到了限制。传统的带型技术很难鉴定牡蛎的染色体。一种新的生物学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FISH)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将 DNA序列直接杂交到染色体上 ,FISH不仅是鉴定染色体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也是许多基因组研究如基因定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 ,概述了 FISH技术在贝类中的应用背景。 In oysters and other marine mollusks, many important areas of genomic research are hindered by the lack of reliable methods for chromosome identification. Chromosome identification by traditional banding technique has been difficult in oy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lecular technolog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By directly localizing specific DNA sequences on interphase chromatin or metaphase chromosomes, FISH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not only for chromosome identification, but also for a range of other genomic analyses such as physical mapping of genes. Her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 of FISH in oysters and other marine mollusks are reviewed.
出处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3-289,293,共8页 Life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美国国家海洋基金海洋生物技术项目 ( Grant B/ T-980 1)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82 5 12 1)
关键词 贝类 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组 FISH 分子生物学研究 应用 mollusk chromosome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genom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钟晨,楼铁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0,35(12):28-29. 被引量:4
  • 2Wang Y P,Biotechnology,2001年
  • 3Xu Z,Veliger,2001年,44卷,1期,86页
  • 4Wang Y P,J Shellfish Res,2000年,19卷,1期,618页
  • 5Guo X,J Shellfish Res,1997年,16卷,1期,87页
  • 6Li X X,Mar Biol,1997年,127卷,3期,443页
  • 7Wang Y,Jap J Hum Genet,1995年,40卷,3期,243页
  • 8Jiang J,Genomics,1994年,37卷,4期,717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129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