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
11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imid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聚酰亚胺的种类和性能 ,合成工艺 ,以及产品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The category, performance, synthetic proces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polyimide are presented.
作者
汪多仁
机构地区
吉化公司石井沟联合化工厂
出处
《电线电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Wire & Cable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合成工艺
电性能
机械性能
绝缘材料
polyimide
synthetics
application
summarize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M215.1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1
李生柱.
聚酰亚胺新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1997,25(1):3-10.
被引量:6
2
顾宜,周郁菊,蔡兴贤.
含氟聚酰亚胺的进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11(4):7-13.
被引量:4
3
西尺朗,潘华藻.
氟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和性质[J]
.石油化工译丛,1991,12(3):43-4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王伟,来育梅,孙琳,程茹,黄培.
流延法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工艺研究[J]
.塑料工业,2006,34(1):15-17.
被引量:6
2
徐晓晖,林保平.
2,6-双(4-氨基苯氧基)苯腈的合成及其聚酰亚胺[J]
.化工时刊,2006,20(5):4-6.
被引量:1
3
施险峰,廖本仁,詹家荣.
基于双酚AF的含氟聚酰亚胺单体合成[J]
.化工新型材料,2012,40(4):62-63.
被引量:1
4
李小刚,李宏运,益小苏.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TiO_2/聚酰亚胺杂化材料及其性能[J]
.宇航材料工艺,2012,42(4):85-87.
5
徐常,陈云云,陈文涛,汪称意,李坚,任强.
一类含芴和叔丁基结构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32(10):1-6.
被引量:5
6
李超,尹恩怀,周苓.
基于3D打印的聚酰亚胺介质层制备工艺研究[J]
.绝缘材料,2019,52(6):30-34.
被引量:1
7
王家俊,益小苏.
导热型高性能树脂微电子封装材料之一:封装材料的制备[J]
.包装工程,2003,24(3):46-48.
被引量:12
8
张晓丽,李海英,张永梅.
聚酰亚胺-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J]
.辽宁化工,2003,32(9):377-37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5
1
丁永红.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J]
.化工中间体,2011,7(5):36-43.
被引量:3
2
张竹霞,吕荣文,张珂珂,高昆玉.
水合肼还原芳硝基物的研究[J]
.精细化工,2001,18(4):239-242.
被引量:54
3
刘伟利.
聚酰亚胺膜的发展概况[J]
.中国塑料,1993,7(4):10-15.
被引量:6
4
刘润山,郭铁东,赵文秀.
芳香聚酰亚胺化学若干问题[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0(2):1-8.
被引量:22
5
王劲,唐屹,曾晓丹,王剑,赵炜,李黎,谢美丽,顾宜.
挠性印刷电路基板用三层复合聚酰亚胺胶粘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绝缘材料,2005,38(1):4-8.
被引量:6
6
何丽芳,郭忠诚.
芳香胺的合成现状及展望[J]
.云南冶金,2005,34(3):57-62.
被引量:7
7
涂传青,马鲁铭.
零价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2005,18(2):1-3.
被引量:12
8
浦鸿汀,王永星.
聚酰亚胺气相沉积聚合的研究进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5):5-9.
被引量:5
9
李鸿岩,郭磊,刘斌,陈维,陈寿田.
聚酰亚胺/纳米氧化钛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研究[J]
.绝缘材料,2005,38(6):30-33.
被引量:20
10
李忠华,陈宇,华志勇.
线缆产品失效统计模型的三参数威伯尔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兼与刘烨同志的商榷[J]
.电线电缆,1996(1):27-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刘俊英,刘芳,程茹,黄培,时钧.
聚酰胺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亚胺化速率的影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11-14.
被引量:1
2
李丽慧,黄承亚.
均苯型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35(4):21-24.
被引量:4
3
黄丽萍,王朋朋,吕亮,黄培.
Fe粉还原法制备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醚[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2):36-39.
被引量:1
4
叶炯英,刘琛,肖庆军,于尚琴,倪哲明.
BIA改性聚酰亚胺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通报,2009,25(5):624-628.
被引量:1
5
朱鹏,沈拥军,马海燕.
双酚S型聚酰亚胺二胺单体的合成与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9):51-52.
被引量:1
6
范勇,张洪亮,杨瑞宵,陈昊.
三层复合PI薄膜厚度比对其电导特性影响[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18(2):21-24.
被引量:4
7
朱璇,钱明球,虞鑫海,张幼维,赵炯心.
聚酰亚胺及其纤维的研究与开发进展(Ⅰ)[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13,28(1):15-20.
被引量:4
8
陈昊,李术林,杨瑞宵,范勇.
三层复合PI薄膜厚度比对其介电性能影响[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18(5):10-12.
被引量:2
9
都书强,李静敏,李巩,高升,张明艳.
亚胺化途径对聚酰亚胺薄膜性能的影响[J]
.绝缘材料,2018,51(6):12-14.
被引量:1
10
田桂芝,武海生,刘佳,陈维强,赵海伟.
表面处理对聚酰亚胺柔性复合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J]
.宇航材料工艺,2021,51(5):119-1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朱郑灵,刘丹,周大鹏,王红梅,刘俊龙.
废旧聚苯乙烯制备高分子染料的实验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12,24(6):96-101.
2
潘晓娣,钱明球,虞鑫海,赵炯心.
聚酰亚胺薄膜及纤维的探索研究[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15,30(1):12-15.
被引量:2
3
王亮,李峰博,王乐庆,盛敬莉,刘东,郭英.
高比表面均苯型聚酰亚胺的合成与研究[J]
.化学工程师,2015,29(8):8-9.
4
白瑞,高平强,卢翠英,赵小伟.
聚酰胺酸和热塑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J]
.表面技术,2016,45(6):107-111.
被引量:3
5
张洪亮,谢书鸿,尹毅,张建民,胡明,薛建林.
厦门柔直工程±320kV直流电缆绝缘及外护层结构选型与论证[J]
.高电压技术,2016,42(10):3139-3146.
被引量:20
6
郝彩霞,高敬民,易勇,王进,贺继东.
热塑性聚酰亚胺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高分子通报,2017,0(1):35-46.
被引量:7
7
李娜,马兆昆,陈铭,宋怀河,李昂,贾月荣.
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石墨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
.材料工程,2017,45(9):31-37.
被引量:4
8
杨瑞宵,陈昊,王相文,赵伟,范勇.
五层纳米SiO_2-Al_2O_3/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J]
.复合材料学报,2018,35(5):1050-1058.
被引量:6
9
华聪聪,陈昊,杨瑞宵,范勇,郭佳.
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8,23(3):51-55.
被引量:6
10
范勇,张树龙,陈昊,杨瑞宵.
纳米SiO_2掺杂改性聚酯亚胺浸渍漆的性能[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8,23(4):95-98.
被引量:2
1
罗益锋,罗晰旻.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新进展[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4,39(4):18-23.
被引量:4
2
黄家明.
芳纶帘线在轮胎中应用的进展[J]
.轮胎工业,1995,15(11):660-661.
被引量:1
3
郭春秀.
金属茂催化剂应用的进展[J]
.化工商品科技情报,1993,16(4):22-22.
4
曾泽新.
新型丁基橡胶在胎侧胶中应用的进展[J]
.轮胎工业,1994,14(11):32-40.
被引量:1
5
宋建民.
我国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生产及应用的进展[J]
.聚氯乙烯,1995,23(5):41-46.
被引量:5
6
严陆光.
八十年代超导应用的进展(二)[J]
.电工电能新技术,1992,11(4):9-15.
7
钟俊辉.
贮氢材料开发应用的进展[J]
.电子材料(机电部),1994(10):6-12.
被引量:1
8
吕璐,洪建和,何岗,何明中.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应用的进展[J]
.电池,2012,42(4):225-228.
被引量:5
9
汪立德.
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应用的进展[J]
.现代化工,1995,15(9):21-25.
被引量:15
10
程时远,徐祖顺,袁建军.
嵌段共聚物在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中的应用[J]
.高分子通报,1999(2):31-36.
被引量:7
电线电缆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