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17,共2页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7
-
1彭忠宝.南岳树木园树种特性与驯化栽培[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8-202.
-
2梁修山,徐光余,张业芳.封山育林抑制害虫发生机制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01(3):14-16. 被引量:4
-
3范辉华.杉木、拟赤杨混交对杉木持续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1,14(4):455-458. 被引量:15
-
4孙长忠,沈国舫.我国人工林生产力问题的研究(Ⅰ)——影响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的自然因素评价[J].林业科学,2001,37(3):72-77. 被引量:27
-
5孙长忠,沈国舫.我国人工林生产力问题的研究Ⅱ.——影响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的人为因素与社会因素探讨[J].林业科学,2001,37(4):26-34. 被引量:22
-
6金正道.我国人工林必须进行集约经营[J].中国林业,2001(10S):35-37. 被引量:8
-
7张鼎华,叶章发,李宝福.杉木、马尾松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1,37(5):10-15. 被引量:45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张玉,李灵.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草)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途径[J].林业科技,2005,30(1):18-20. 被引量:5
-
2乔永平.发展人工林: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长远战略选择[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269-272. 被引量:12
-
3彭舜磊,王得祥,赵辉,杨涛.我国人工林现状与近自然经营途径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2):184-188. 被引量:107
-
4石梓涵.我国木材供需平衡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0(24):156-156.
-
5赵国军,曹文生,高辑,孙海红,张日升.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1,24(2):44-45. 被引量:3
-
6杨思学,张振儒,张哲儒.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J].矿物学报,1999,19(4):435-445. 被引量:5
-
7李丹,陈宏伟,李根前,杨斌,孟梦,史富强.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6):59-63. 被引量:19
-
8檀杰华.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205-205. 被引量:10
-
9赵亚芳,徐福利,王渭玲.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展望[J].北方园艺,2014(17):197-203. 被引量:5
-
10袁再杰.浅谈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6,42(3):30-32. 被引量:7
-
1任庆涛,马鹏涛,宋振录.浅谈保护森林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性[J].中国林副特产,2004(5):58-58. 被引量:1
-
2刘洵.森林经营在德国[J].河北林业,1998(6):33-34.
-
3丰炳财,徐高福.浅议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华东森林经理,1997,0(3):1-3. 被引量:6
-
4李杰,韩继林.森林的利用率与林木轮伐期的关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7):44-44.
-
5王铃.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249-249. 被引量:1
-
6管宝峰.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3(13):132-132.
-
7曹森.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7):248-248.
-
8张立恭.林业与自然保护—德国林业的自然保护观[J].四川林勘设计,2000(2):15-20.
-
9李琛.小议林业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230-230.
-
10谭学锋.我区森林资源的进步与不足[J].广西林业,1992(6):5-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