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的制度变迁分析
被引量:4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72,共12页
Reform
参考文献10
-
1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3-10. 被引量:760
-
2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
3熊伟.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信托投资公司[J].经济研究,1998(8):55-58. 被引量:38
-
4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
5周树立.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
6王国生.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面临的制度环境及其市场地位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1999(11):9-14. 被引量:35
-
7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融资渠道——广信事件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1999,15(5):10-17. 被引量:9
-
8吴金光.制度变迁与财政体制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20(6):30-33. 被引量:4
-
9李松龄.制度变迁方式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1999(4):12-17. 被引量:13
-
10贾志永.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3):158-16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J].经济研究,1996,31(5):22-28. 被引量:117
-
2龙增来.金融信托:极大的诱惑[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
3谢平.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M].,1998..
-
4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
5冒天启主笔转型期中国经济关系研究[M].
-
6胡家勇.我国政府规模为什么持续膨胀[J].改革,1998(3):87-92. 被引量:7
-
7熊伟.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信托投资公司[J].经济研究,1998(8):55-58. 被引量:38
-
8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33(12):13-22. 被引量:329
-
9于中一,李光辉.权威与信念:财税体制规范化的根本保障——改革中期社会利益矛盾透视下的若干思考[J].财贸经济,1998,19(4):30-46. 被引量:3
-
10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的困境及其出路[J].改革,1999(1):89-9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846
-
1石明明,张小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经济改革与制度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23(9):4-23. 被引量:16
-
2李增刚.中国“制度经济学”教材发展评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21(3):264-293. 被引量:1
-
3周珏.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生成机理与运行困境——一个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4):103-109.
-
4石明明,张小军.情境中的制度建构:对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理论诠释[J].科学社会主义,2021(6):115-138.
-
5张迟,洪浪豪.中央环保督察中的三方博弈均衡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9,0(3Z):129-130.
-
6林少伟.制度经济学视野下公司法规则变迁路径之检视与重塑[J].经济法论坛,2020(2):53-66.
-
7刘志伟.中央与地方互动性“试验”改革及其法治转向[J].法律和政治科学,2021(2):51-70. 被引量:1
-
8杨忠孝,梁洋.后疫情时代我国结构性减税制度的困境及其出路[J].法律方法,2020(1):333-346.
-
9郭圣莉,唐秀玲.保研夏令营: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高校策略行为及扩散研究[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9(1):217-238. 被引量:4
-
10欧阳景根.制度变革机制研究[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9(1):50-7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2
-
1李良瑞.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分析及其思考[J].商业研究,2005(5):91-94. 被引量:5
-
2李招军,张捷.转轨时期中国信托机构功能变迁的经济解析[J].金融研究,2005(3):120-132. 被引量:3
-
3孙飞,孙立.中国信托业2005年发展回顾与2006年展望[J].城市开发,2006(1):52-53. 被引量:1
-
4史树林.论我国信托制度的重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1):69-73. 被引量:9
-
5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
6樊纲 张曙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9.24-25.
-
7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226.
-
8何孝元.信托法之研究.中兴法学,1987,(1).
-
9川崎诚一.信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
10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科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郗英,王墨玉,徐前华.我国信托业发展瓶颈及创新定位透视[J].生产力研究,2007(7):48-50.
-
2孙颖.民间金融与非银行类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对接路径分析[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11):3-5. 被引量:1
-
3顾海峰,刘丹丹.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来自信托业68家机构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2):27-36. 被引量:8
-
4吕铖钢.信托受托人行为异化论[J].南方金融,2015(1):80-88. 被引量:4
-
5武飞.中国信托业主体的历史变迁[J].时代经贸,2015,13(20):52-55.
-
6谢宗藩.新中国信托制度演化路径探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7,29(1):112-118. 被引量:1
-
7杨杰,宋凌川,崔秀瑞,李晓霞.基于演化博弈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广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4):6-11. 被引量:8
-
8陈涵,涂永式.从起承转合谈信托业发展历史——兼论信托公司转型升级[J].武汉金融,2017(6):35-39. 被引量:1
-
9艾芳蓉,张宁.建设监理制度变迁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现代商业,2018(17):76-77.
-
10孙涛,蔡英玉.委托代理、激励机制与信托公司治理[J].东岳论丛,2019,0(12):113-126. 被引量:1
-
1陈上龙.中国信托业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金融,2001(8):28-29. 被引量:2
-
2郑先炳.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制度变迁分析[J].中国金融,2008(13):70-72. 被引量:1
-
3马航.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3-3.
-
4李传峰.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J].云南财政与会计,2001(7):29-30.
-
5倪国良.“有效政府”:西部大开发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开发研究,2001(6):3-5. 被引量:7
-
6黄娟.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2):157-157.
-
7陈端计.中国55年来宏观经济调控的制度变迁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4):58-62.
-
8李健.对于西藏经济发展进程的制度变迁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2008(1):24-27. 被引量:1
-
9吴涛,章成.我国金融信托业的出路——创新、重组、监管[J].金融与经济,2000(5):30-31.
-
10姚伟.关于混业经营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2,8(S2):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