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2-115,共4页
Reform
二级参考文献71
-
1杜恂诚.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中断[J].历史研究,1989(2):24-37. 被引量:2
-
2汪敬虞.十九世紀外国侵华企业中的华商附股活动[J].历史研究,1965(4):39-74. 被引量:27
-
3杜恂诚.民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J].中国社会科学,1998(3):184-195. 被引量:36
-
4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M].黎明书局,1932..
-
5论宜遴选使才以重使事[N].申报,1892-07-10.
-
6.[N].《申报》,1915年12月22日.
-
7.《全国银行年鉴》[M].,1937年.第17,42页.
-
8.[N].《政府公报》,1913年10月23日.
-
9《交通银行史料》第1卷.第924-926,910与915页.
-
10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文海出版社,1939年版,第4页.
共引文献37
-
1孙建国.论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征信事业中心地位之形成[J].上海经济研究,2004,16(7):71-77. 被引量:1
-
2张弘林.上海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直接金融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意义[J].世界经济情况,2005(4):13-17. 被引量:1
-
3易棉阳,姚会元.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银行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5(3):252-282. 被引量:8
-
4程霖,韩丽娟.论国民政府时期关于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四种模式[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4):50-58. 被引量:10
-
5陈婷.陈光甫先生的金融货币思想[J].世界经济情况,2006(23):22-25.
-
6姚会元,易棉阳.中国政府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与特点(1900~1949)[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5):69-76. 被引量:6
-
7何一民,庄灵君.城市化与大众化: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的兴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1):85-91. 被引量:7
-
8徐琳,王颖.试论民国时期的邮政储蓄(1919—1937)[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62-68. 被引量:2
-
9尹振涛.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与初步发展--以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3):61-66. 被引量:2
-
10王红曼.对中国近代金融三次制度性创新分离之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30-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7
-
1张国辉.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钱庄的买办化[J].历史研究,1963(6):85-98. 被引量:8
-
2仇华飞.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研究[J].世界历史,1998(1):39-47. 被引量:3
-
3魏福祥.论奉票毛荒及其衰落[J].社会科学战线,1986(3):239-243. 被引量:5
-
4王维远.论张学良时期东北经济的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1(3):55-59. 被引量:2
-
5孔祥贤,张毓昌.十月革命后日本在吉黑地区的金融扩张和中国当局的对策[J].民国档案,1988(3):104-107. 被引量:3
-
6Ronald suleski,姜宁.王永江与东三省官银号的重组[J].史学集刊,2003(1):48-54. 被引量:2
-
7李一翔.从资金流动看近代中国银行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改革,1997(3):109-114. 被引量:4
-
8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钱庄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53.
-
9许涤新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49.
-
10马敏,朱因英.中国经济通史第八卷下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