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现代性:超越幻灭超越浪漫

The Modern Characters of Modern Poetry in the 30s: Exceeding Evanescence and Romantic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30年代现代诗派是 2 0世纪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本文从它现代诗学观念入手论述其诗歌的现代性。一是文化上的现代性 批判性 :荒原反应与怀乡病 (还乡梦 ) ,构成了对 30年代典型的幻灭感的超越 ;二是诗艺的现代性 :意象化、智性化、散文化 ,在初期象征诗派基础之上拓进 ,构成了对五四以来主情的浪漫诗 (派 )的超越 ,从而重新估定了它的原创性价值、意义及其对后来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深远的影响。
作者 姚万生
出处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0-34,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维吉尼亚·伍尔芙.贝尔特先生和布朗太太[M].1924.
  • 2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A].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C].东方出版中心,1998.7.p.125.
  • 3周作人译.陀思妥夫思奇之小说.新青年,1918,(4).
  • 4孙作云.《论“现代派”诗》[J].清华周刊,1935,43(1).
  • 5施蛰存.为中国文坛檫亮"现代"的火花-答新加坡作家刘慧娟问[M].联合早报,1992.8.22.
  • 6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 7冯乃超.诗人们[M].文化批判,第五号.
  • 8钱杏邨.饿人与饥鹰·序[M].上海现代书局,1929.
  • 9施蛰存.我的创作之历程[M].创作经验,天马书店,1933.6.
  • 10戴望舒.玛耶阔夫司基的死.新文艺,.

共引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