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01-102,共2页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
参考文献1
-
1金钦昌.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同被引文献7
-
1肖凤娟.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问题的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S1):118-120. 被引量:5
-
2王浩,陈建华.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及其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11-912. 被引量:39
-
3[3]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
4彭爽.论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
5谭骁彧.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娄底师专学报,2001(2):43-45. 被引量:1
-
6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51. 被引量:129
-
7崔元明.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3(6):63-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胡志鑫,韦春北.大学生挫折感溯源[J].中国成人教育,2006(2):89-90. 被引量:6
-
2王红艳.试论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有效途径[J].石油教育,2006(3):82-84. 被引量:4
-
3王赢,李一男,冯君.试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50-52. 被引量:3
-
4刘芳.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自我调适及教育对策探讨[J].林区教学,2007(12):13-14. 被引量:1
-
5李欣.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沧桑,2009(2):177-178.
-
6曲香.浅析高校生命教育[J].科技信息,2010(21).
-
7李海龙,王洪霞.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0(31):165-166. 被引量:4
-
8史雪梅,亢瑾,李玮.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隐性培养[J].科技信息,2012(2):313-314.
-
9庞建戎.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搏击(体育论坛),2014,6(8):19-20. 被引量:1
-
10吴鹏.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分析[J].职业技术,2015,15(9):18-19.
-
1刘绪祥.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运动,2013(17):61-62.
-
2邢庆和,毛坤,徐永旺.运动员负荷能力与适应状态的诊断[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48-48.
-
3张凯.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221-223. 被引量:12
-
4志强.体育运动,完善宝宝个性[J].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0(3):54-54.
-
5黄合水.做广告,要“正面进攻”,更要“迂回包抄”[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10):66-66.
-
6周士峰.心理防御术 街头格斗专家的制胜法宝[J].拳击与格斗,2006,0(7):75-77.
-
7段晓莉,张俊涛,张玉雷.职业院校学生情绪稳定性的初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02-103. 被引量:3
-
8温亚旭.如何在冰上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冰雪运动,2003,25(1):84-85. 被引量:2
-
9白玉洁.如何防止运动员心理上的“多米诺效应”[J].体育师友,1995,18(Z1):74-74.
-
10杨海平,张婕.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及优秀投手感知觉特征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52-55.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