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9-33,共5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二级参考文献13
1 辛涛,林崇德.教师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4):45-51. 被引量:53
2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 .教育研究,1997,18(5):18-23. 被引量:144
3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4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 .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C1):10-14. 被引量:136
5 周国韬 张明 迟毓凯.教师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6 [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
7 何明升.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特性与社会效应[J] .信息世界,1998(2):14-15. 被引量:10
8 庞学光.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论纲[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4):9-12. 被引量:26
9 潘玉良.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武汉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2000(3):1-8. 被引量:40
10 张义兵.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53-60.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49
1 王少领.多媒体技术在职高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河南农业,2007(8):46-46.
2 林鹣鹣.论网络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构[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7):59-61. 被引量:3
3 孙敬武,范秀平.浅谈网络教育的发展[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4):86-88. 被引量:1
4 沈宏书,杨炳君,胡云.知识经济时代构建高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探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48-51.
5 王军,查永军.人文主义:现代师生关系建设的核心理念[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2):61-64. 被引量:9
6 韩登亮,刘希欣.网络教育与教师教育意识的调适[J]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3):90-93.
7 赵慧臣,张舒予.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2):39-43. 被引量:6
8 王武娟.关于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6(35):104-105. 被引量:1
9 赵慧臣,张舒予.网络教育空间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实现[J] .中国远程教育,2007(01S):20-24. 被引量:7
10 肖鸿雁.试谈网络教育的作用空间[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7X):167-168.
同被引文献21
1 常金玲.网络环境下学习观的变革:网络学习[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4):11-14. 被引量:3
2 奥托.彼得斯,杜亚琛.教学模式更新及其对师资培训的意义[J] .开放教育研究,1998,4(4):3-7. 被引量:12
3 奥托.彼得斯,罗伟纲.数字化学习环境:开放远距离教育新的可能与机遇[J] .开放教育研究,1998,4(2):13-16. 被引量:21
4 宋树生.在线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新方式[J] .中国电化教育,1997(6):13-14. 被引量:12
5 罗忠民,陈楚君.E-Learning定义与特征研究[J] .外语教学,2005,26(3):60-64. 被引量:28
6 宋国学.e-学习的理论内涵及实践价值[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5):13-17. 被引量:25
7 锁定学习者——启迪网定位eLearning[J].每周电脑报,2000,(12):43.
8 Theo Hug, Martin Lindner, Peter A.Bruck. Micro-learning: Emerg- ing Concepts, 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after e-Learning: Proceed- ings of Microlearning 2005[M].Inu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 2007: 8.
9 Martin Lindner, Peter A. Bruck. 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 ing: 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2007 Confer- enee[M].Innsbruck, Austria: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 8.
10 王德青.统计分类方法的比较[J] .中国统计,2008(9):45-4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29
1 王洋,胡佳惠,迟晓华,解东,王艳华.护理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4):59-60. 被引量:10
2 伍莉.疫情背景下中职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初探[J] .内江科技,2023,44(5):146-147.
3 王娟,陈世超,王林丽,杨现民.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6(2):5-13. 被引量:317
4 赵宏梅,洪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为例[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4):107-111. 被引量:82
5 朱祖林,毕磊,郭允建,汤诗华.我国远程教育研究2015年度进展报告[J] .远程教育杂志,2016,34(5):13-26. 被引量:10
6 刘青,阮志红,张俊峰.基于CiteSpace的深度学习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9):3-5. 被引量:9
7 葛楠,张一春.“互联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现状、挑战及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33):13-18. 被引量:10
8 齐辉.在线学习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J] .现代交际,2016(23):165-165. 被引量:1
9 张佑春,朱炼,潘晓君,徐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设计[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37(3):52-54. 被引量:23
10 杜怀阳,杨柳,程浩,张妍,雷丹.APOS理论文献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6):161-163.
1 郭贵生.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十大变革[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8-9. 被引量:1
2 赵宗涛.继续教育创新管理综论[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9):98-98.
3 邢瑛,刘正伟.世纪之建构: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综论[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2(12):5-8. 被引量:1
4 唐智松.教育存在的革命与教育系统变革[J] .教育与现代化,2001(1):19-22. 被引量:3
5 何启明.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2):66-68.
6 夏霖.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研究[J] .通讯世界,2015,21(9):234-235. 被引量:1
7 陈少康.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0):46-48.
8 马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科学教学[J] .小学科学,2012(2):93-93.
9 杨雪娟.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0(4X):39-39. 被引量:3
10 邓庆宁.目标导向教学模式综论[J] .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9):2-7. 被引量: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