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泡菜的亚硝酸盐积累问题研究
被引量:
57
The study on the storage of nitrite in the pickl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探讨泡菜发酵过程中盐浓度、发酵温度和添加的阻断物对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基本摸清亚硝酸盐的生长规律,认为泡菜是一种安全的酱腌菜制品。
作者
段翰英
李远志
蒋善有
赵丹文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系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1年第6期15-17,共3页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泡菜
亚硝酸盐
阻断
生长规律
发酵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457
引证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493
参考文献
5
1
吴正奇,凌秀菊.
酱腌菜生产过程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产生与预防[J]
.中国调味品,1996,21(8):8-12.
被引量:50
2
张庆芳,迟乃玉,魏毓堂.
大白菜胯渍发酵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01,22(1):38-39.
被引量:17
3
汪勤,高祖民,徐颖洁.
姜汁与维生素C阻断腌渍蔬菜产生亚硝酸盐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4):99-103.
被引量:34
4
金同铭,何洪巨.
贮藏大白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动向[J]
.北京农业科学,1993,11(2):20-22.
被引量:5
5
吴锦铸 张昭其.果蔬保鲜与加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胡道道,食品科学,1989年,10卷,35页
2
高祖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4期,74页
3
胡秉民,农业试验统计分析方法,1985年
4
章善生主编,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学会酱腌菜学组.中国酱腌菜[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96
1
殷忠.
分光光度法测定酱腌菜类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实验室质量控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2):37-38.
被引量:4
2
郭静利,张洁瑕.
蔬菜硝酸盐研究概况和展望[J]
.北方园艺,2011(11):183-188.
被引量:8
3
丁筑红,顾采琴,孟佳,王晶.
植酸对白菜乳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及亚硝酸盐积累影响初探[J]
.食品与机械,2004,20(5):33-35.
被引量:5
4
刘家发,朱建如.
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及治理对策[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2):32-34.
被引量:8
5
燕平梅,薛文通,张惠,贾银莲.
蔬菜腌渍发酵中亚硝酸盐问题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5,30(8):42-45.
被引量:28
6
丁筑红,顾采琴,李光伦,何希伟.
芦荟汁对白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及总酸含量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4):493-496.
被引量:2
7
纪凤娣,籍保平,李博,刘宗林.
前期盐渍因子及后期调味配方对低温发酵蔬菜产品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5,26(9):246-250.
被引量:3
8
赵玲艳,邓放明,杨抚林,孙耿.
自然发酵辣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10):82-86.
被引量:16
9
何淑玲,李博,籍保平,杨晓晖,纪凤娣.
泡菜中亚硝酸盐问题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1):85-87.
被引量:52
10
汪剑,徐丽萍,黄梅桂.
酱腌菜类食品中亚硝酸盐暴露水平检测[J]
.中国调味品,2006,31(4):44-4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57
1
吴元锋,邹礼根.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7,7(5):42-46.
被引量:19
2
黄俊生.
南姜表皮花青素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43-246.
被引量:25
3
赵丽珺,齐凤兰,陈有容.
泡菜研究现状及展望[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21-24.
被引量:41
4
王艳梅,马俪珍.
发酵肉制品的研究现状[J]
.肉类工业,2004(6):41-42.
被引量:22
5
杨性民.
人工接种对泡菜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食品信息与技术,2004(7):39-39.
被引量:1
6
杨性民,刘青梅,奚李峰,杨留明.
腌渍雪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30(5):515-518.
被引量:16
7
金清.
朝鲜族传统发酵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26(3):208-212.
被引量:21
8
李焕荣,傅力,白凤英,姚文.
泡菜储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9):28-30.
被引量:14
9
熊晓辉,王晓飞,陆利霞,熊强.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生产初试[J]
.中国调味品,2004,29(11):12-15.
被引量:25
10
吕兵,张国农.
分离自传统腊肠中的乳酸菌的特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8):64-6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7
1
吴元锋,邹礼根.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7,7(5):42-46.
被引量:19
2
郑琳,王向明,张娟.
影响甘蓝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因素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5,30(3):26-29.
被引量:14
3
邓放明,李罗明,尹华,刘素纯,赵玲艳,彭凤祥,夏延斌.
碎鲜辣椒发酵制品发酵用乳酸菌的选育与接种发酵试验[J]
.食品科学,2005,26(3):106-109.
被引量:28
4
徐莹,李景军,何国庆.
食用泡菜安全性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4):56-57.
被引量:21
5
赵玲艳,邓放明,杨抚林,孙耿.
自然发酵辣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10):82-86.
被引量:16
6
何淑玲,李博,籍保平,杨晓晖,纪凤娣.
泡菜中亚硝酸盐问题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1):85-87.
被引量:52
7
周光燕,张小平,钟凯,孙桂丹,Kristina Lindstrom.
乳酸菌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泡菜品质的影响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290-293.
被引量:63
8
丘加德.
剁辣椒纯菌种发酵生产技术[J]
.辣椒杂志,2006(2):38-41.
被引量:8
9
卢翰,苏爱军,谭兴和.
辣椒酱发酵工艺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6,22(3):126-129.
被引量:30
10
马俪珍,郭培,黄宗海.
羊肉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亚硝胺含量的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0):32-3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93
1
朱文娟,翁嘉,陈文财,梁家虹,叶文芳,黄秀丽.
惠州梅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4):151-155.
被引量:2
2
王俊林,李国斌,徐飞,李博,赵志峰.
三种市售四川泡青菜品质的对比研究[J]
.轻工科技,2020(9):32-34.
3
徐银,盖圣美,刘登勇.
食物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及其控制[J]
.农技服务,2008,25(9):168-169.
被引量:9
4
沈锡权,赵永威,吴祖芳,翁佩芳,卓鸿雁.
冬瓜生腌过程细菌种群变化及其品质相关性[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411-416.
被引量:10
5
李文涛,苏肖晶,陈萍.
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高效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6):1721-1724.
被引量:2
6
岳向冰,马传明,刘存富,仝晓霞.
白菜腌制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1):55-57.
被引量:6
7
邓放明,李罗明,尹华,刘素纯,赵玲艳,彭凤祥,夏延斌.
碎鲜辣椒发酵制品发酵用乳酸菌的选育与接种发酵试验[J]
.食品科学,2005,26(3):106-109.
被引量:28
8
李文斌,唐中伟,宋敏丽.
韩国泡菜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的最新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6(8):83-84.
被引量:38
9
成堃,于同立.
啤酒酵母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J]
.中国酿造,2007,26(1):50-52.
被引量:5
10
尹华,刘素纯,黄彬,赵文魁.
泡辣椒人工接种发酵对其成品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7(3):144-146.
被引量:12
1
丁筑红,顾采琴,孟佳,王晶.
植酸对白菜乳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及亚硝酸盐积累影响初探[J]
.食品与机械,2004,20(5):33-35.
被引量:5
2
葛焱,郭双霜,陈安均.
泡菜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4):382-385.
被引量:20
3
黄丽慧,张雁,陈于陇,魏振承.
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3,34(5):303-307.
被引量:46
4
李达,王知松,杨咏鹃,谭书明,丁筑红.
壳聚糖对糟辣椒发酵作用及保藏特性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7):136-140.
被引量:5
5
王雪雅,吴华丽,丁筑红,蓬桂华,孙小静,彭邦远,张洪礼,尹智华.
纯种乳酸菌接种发酵辣椒综合品质特性研究[J]
.中国酿造,2016,35(9):119-124.
被引量:13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