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社团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功能
被引量:12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72,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2
-
1温志强.学生社团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S1):25-26. 被引量:3
-
2陈泮成.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5,8(2):19-20. 被引量:7
-
3邢存海.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3,5(4):29-31. 被引量:8
-
4张林,马旭东,党鹏.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与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1):191-194. 被引量:26
-
5刘渤,李振远.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6(10):41-44. 被引量:10
-
6王体正.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1):41-43. 被引量:4
-
7陈方.建立大学生网上学术论坛的初步探讨[J].现代计算机,2004,10(6):69-71. 被引量:4
-
8邢志杰.大学异地办学与大学城、多校区办学的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9):53-54. 被引量:14
-
9丁立群,吴金秋.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14-15. 被引量:45
-
10朱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优化问题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57-5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2
-
1郭珊珊,于钟凌.整合优势资源 开辟高校社团发展新途径[J].消费导刊,2008,0(12):246-246. 被引量:1
-
2朱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09X):319-320. 被引量:8
-
3刁梁辉,丁小球,何淼,刘军.跨校区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尝试——网上学生论坛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9):150-153.
-
4李根.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98-299. 被引量:11
-
5张玉红.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2):95-97. 被引量:11
-
6瞿宗斌.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实践功能[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1(3):47-49. 被引量:1
-
7王江兵.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的多维透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3):65-67. 被引量:5
-
8薛志平,刘洋,高华,李晓安,张茂仁.浅析创建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特色社团组织[J].学理论,2013(3):161-162. 被引量:2
-
9许媚,肖涓,王秀华.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13(14):22-22. 被引量:1
-
10詹木生.略论大学生科技社团规范化建设[J].未来与发展,2014,35(7):66-6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9
-
1孟凡蓉,张润强,陈光,陈子韬.科技社团参与科技评价的角色与路径——基于三重逻辑的理论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3,41(2):212-220. 被引量:7
-
2宋元元,纪尚革.SWOT分析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6(18):188-189. 被引量:3
-
3孟昭萍,李文静.财经类院校专业型社团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8,8(12):79-82. 被引量:14
-
4张雪银,周青利.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平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5-7.
-
5景丽萍,李红新.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04X):126-127. 被引量:1
-
6黄小铭.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建设[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2):67-68. 被引量:3
-
7姜金琳,李慧勤.关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社团建设的调查报告[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1):122-127. 被引量:3
-
8张敦房.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6(26):214-214. 被引量:1
-
9沈琪玮.关于加强高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9(29):59-59. 被引量:2
-
10高霞,罗根祥,陈平.学分制下高校社团的科学发展[J].科技信息,2010(15X):146-146.
-
1李羽.试论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J].青春岁月,2016,0(19):194-194.
-
2李兰芳.氨喷泉实验的教学拓展[J].青海教育,2004(9):85-86.
-
3栾亚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新探[J].广西社会科学,2013(4):177-180. 被引量:19
-
4杨东雪.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5).
-
5姜华帅.微博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构建研究[J].大学教育,2014(13):101-102. 被引量:1
-
6席一政.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研究现状与育人功能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5):59-62. 被引量:1
-
7樊卫宾,卢嘉鑫.建立高校学生学术性社团的思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8,18(2):87-89.
-
8曲明慧,席一政.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J].中国轻工教育,2011,14(5):37-39. 被引量:5
-
9席一政.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16(5):38-40.
-
10曲明慧,席一政.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J].教育科学文摘,2011,30(6):8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