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31-232,共2页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参考文献2
1 徐从高,李君曼,朱媛媛,陈健,傅淑花.抗凝和纤溶功能变化在各类肝病中临床意义的研究[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35(2):138-141. 被引量:8
2 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朱立红,李耀辉,王学锋,程寅琳,邵慧珍,张鲁,葛维成.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74. 被引量:318
共引文献322
1 张立东.妊高征孕妇部分凝血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856-857. 被引量:2
2 晋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8-19. 被引量:2
3 朱劲刚,王家林.大肠癌患者检测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6-7. 被引量:1
4 徐向勇.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实用老年医学,2013,27(5):415-416. 被引量:5
5 谭敏嘉,赖毅妍.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探讨[J] .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26(5):54-56.
6 马育华,毕春霞,闫志勇,郭建金.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齐鲁医学杂志,1998,13(2):31-31. 被引量:2
7 罗冰,陈安薇,唐加明,周伯荣,梁波,张建瑜.慢性肝病患者血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观察[J] .广西医学,2004,26(7):986-987.
8 唐渝平,王忠诚,李婷婷.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对比分析[J]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7):30-31. 被引量:3
9 罗国辉,罗乐宣,曾莲意,李涛,邝碧娟,张银辉,张允奇.脑栓塞病人体外模拟血栓试验血液流变学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初探[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4):18-19. 被引量:1
10 邓小燕,潘昆贻,雷尉华.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及临床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2004,4(4):453-454.
同被引文献17
1 何上洪,黄艺群,向上,胡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2):134-134. 被引量:11
2 杨树平,吕秀珍,陈图兴,赵志泉,孙宏训.肝硬化患者血浆tPA、PAI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6(6):554-555. 被引量:6
3 向治纬,杨晓红,田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附60例报告)[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04-104. 被引量:7
4 Violi F, Leor, VezzE, et al. Bleeding tim in patiets with,cirrhisis: relation with degree of liver and clotting abnormalities. C, A. LK, Group. Coagulation Abnormallities in cirrhosis study croup. J Hepatol, 1994; 20 : 531 - 536.
5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3.
6 周道银,易滨,石磊,吕雁群.纤维结合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在肝硬化、肝癌中的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14(4):224-226. 被引量:14
7 李朝霞,陈幼明,梁敏坚.重型乙型肝炎血小板参数变化与预后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2):87-88. 被引量:15
8 尚佳,王修齐,靳秀,李玉魁,李修岭.纤溶活化指标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16(1):35-36. 被引量:7
9 周玉贵,刘昌元,祝正观.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结合唾液酸水平的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16(1):42-44. 被引量:2
10 汪佩文,姜海琼,靖大道,王兴鹏.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J] .中华消化杂志,2000,20(5):354-355.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6
1 徐斐,王明山,王红,谢海啸,王瑜敏,陆红.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J] .肝脏,2004,9(4):275-276. 被引量:3
2 张瑞霞,杨义明.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2):179-180. 被引量:2
3 蔡玉桂,钟灼,观美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08,6(9):928-929. 被引量:3
4 陈瑞玲,汤桂芳.重型病毒性肝炎伴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71-1172.
5 李雅丽,陈旭宏.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新疆医学,2008,38(11):50-51. 被引量:2
6 崔春吉,金永日,金幸,朴熙绪,裴凤郁.肝硬化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2):1664-16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1 窦心灵,柴凤霞,樊玉兰.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7):970-971.
2 王晓蓉,潘景业,朱椰凡,陈洁,王明山,王卫,全世超,唐敏.大鼠失血性休克继发凝血活化的实验治疗[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2):396-398. 被引量:2
3 万方,郭景珍,李忻,李平,陈玉武,李克明,王琛,张韫,李静,刘岩.柴胡皂苷d对肝纤维化大鼠TPA、PAI、MDA及NO影响的研究[J] .中国药房,2007,18(24):1847-1849. 被引量:24
4 张艳.肝硬化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2008,19(8):61-62.
5 于宏升,包旗,张媛媛.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3):99-100. 被引量:6
6 祝函函,董敏,吴祥元,林曲,温景芸,魏丽,马小琨,陈展洪,李星.肝癌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386-1388. 被引量:1
7 杨乃珍,何小礼.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9-51. 被引量:5
8 孟凡银,崔永鸿.乙型肝炎患者肝门区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45-1146.
9 彭玉林,徐美蓉,黄新辉.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85-85. 被引量:9
10 杨良,杨斌,黄夏逸.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272-274. 被引量:10
1 刘学军,杜永成,任寿安,吴世满.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J] .山西医学院学报,1996,27(2):119-121. 被引量:1
2 郭秋君,李跃林,赵彩彦,刘素霞.晚期肝病患者血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21):2092-2093. 被引量:1
3 方百忍,陶小东.肠溶阿司匹林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09-3909. 被引量:2
4 杜永成,刘学军,任寿安,吴世满.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影响[J] .山西医学院学报,1996,27(1):11-12. 被引量:10
5 刘红燕,唐卫民,朴祥茂.药物所致凝血功能障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751-1751. 被引量:4
6 董时洁,马含夕,袁捷.溃疡性结肠炎与凝血功能异常[J] .临床荟萃,2013,28(4):464-467. 被引量:13
7 李雪梅,孙希平,崔世昌.晚期肝病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70例分析[J] .临床荟萃,2001,16(6):259-260. 被引量:1
8 李涛仪,张成平,李绍祥,闻炜.晚期肝病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5):112-114. 被引量:2
9 曾贤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晚期肝病患者临床体会[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77-78.
10 王永华,陈雄兵.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晚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191-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