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
4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pproval System of Wheat Variety Area Test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经历了筹建创立、基本停滞、全面恢复和改革发展四个阶段。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加快了品种推广速度 ,保障了小麦用种安全 ,促进了小麦生产。综述了“八五”尤其是“九五”期间对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制度的改革 ,并对今后的改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
马志强
机构地区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01年第6期342-344,共3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审定
管理
区域试验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1
李玉发,李淑芳,何中国,曲祥春,郭中校.
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方法[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19-22.
被引量:25
2
姜鸿明,李晴祺.
高产小麦品种熟相类型的比较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4(4):437-445.
被引量:15
3
王继滨,李凤云,李红芹,刘爱华,赵国锦,樊桂英.
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三因素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2-143.
被引量:40
4
杨旭红,饶智宏.
关于农业植物新品种命名的探讨[J]
.中国种业,2005(4):20-22.
被引量:4
5
傅大雄,阮仁武,刘大军,宗学凤,殷家明,胡奎.
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4):655-664.
被引量:31
6
B14/T424—95,山西省小麦品质分类标准(S)
7
马志强.国家小麦品种试验审定概况.见:中国小麦育种与产业化进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
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国家小麦品种区试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33-11334.
被引量:1
9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农业忠(上册)[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328—335.
10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伞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摊广情况统计表(2002—2012).
引证文献
4
1
梁宗栋.
山西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作用及发展模式[J]
.中国种业,2007(5):14-16.
被引量:5
2
邓丽.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回顾与现状分析[J]
.种子,2016,35(2):81-84.
被引量:1
3
肖磊,侯庆迎,裴艳婷.
2010-2014年黄淮北片小麦预试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10):695-700.
被引量:3
4
陈旭,闫长生,李坤,周阳,方沩.
小麦品种命名原则探讨[J]
.中国种业,2022(7):12-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明永,卢继武.
2006-2007年度安徽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总结及操作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5):14-15.
被引量:1
2
何炜,何开祥,谭微峰.
高海拔特殊生态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09,29(3):51-52.
3
何炜,何开祥,谭微峰.
高海拔特殊生态区4个小麦品种比较[J]
.农技服务,2009,26(7):12-12.
4
王万青.
小麦新品种丰产性与适应性鉴定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60-60.
被引量:1
5
刘超.
对主要农作物品种联合体试验的思考[J]
.中国种业,2016(6):17-19.
被引量:17
6
马菊,赵锦祥,林郑希,谢永波,陈志伟,毛大梅,周彬,官华忠.
利用SSR标记对水稻7组衍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3):289-294.
被引量:3
7
陈贵菊,闫璐,王福玉,邵敏敏,黄玲,赵凯,杨本洲,张玉丹,孙雷明,王霖.
近10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区试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5):142-148.
被引量:13
8
刘卫星,张枫叶,贺群岭,陈雷,李可,吴继华,范小玉.
2011—2020年我国北方片小粒花生区域试验参试材料性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3):86-94.
被引量:5
9
董策,李炎艳,张希太,蔺桂芬,路其祥,王腾蛟,韩雅利,裴艳婷,肖磊.
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22,54(5):24-29.
被引量:8
1
康忠宝.
对新品种审定数目问题的探讨[J]
.种子世界,1996(3):16-17.
2
漆燕玲.
联邦德国甜菜新品种审定制度及其作用[J]
.中国甜菜,1989(4):51-52.
3
李莉.
坚持审定制度 加快审定步伐[J]
.种子世界,1996(3):22-23.
4
张文进,阎安,刘锦峰.
浅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不审定制度及其品种保护[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6,23(2):42-44.
被引量:2
5
周新保.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现状与思考[J]
.种业导刊,2010(5):8-11.
被引量:3
6
于洪滨.
农作物品种进入市场经济后其审定制度的改革问题[J]
.种子,1993,12(5):37-41.
7
也谈玉米审定制度[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08,0(7):25-26.
被引量:1
8
陈厚彬.
对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的认识[J]
.中国热带农业,2012(5):5-9.
9
贺长征,张俊英.
天津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 审定 推广概况[J]
.天津农林科技,2007(4):18-19.
被引量:1
10
付俊.
如何做好玉米新组合参试及报审工作[J]
.中国种业,2014(2):42-42.
种子科技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