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体辐射源研究综述
被引量:
20
Research on Black-body Radi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黑体辐射源研究 ,其中包括 :黑体空腔设计与空腔有效发射率计算 ;辐射源设计与研究 ;实用黑体辐射源评估。
作者
段宇宁
机构地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计量测试》
2001年第3期7-11,共5页
Modern Measurement and Test
关键词
辐射测温
黑体辐射源
设计
温度计量
黑体空腔
有效发射率
温度分布
分类号
TH811.2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16
1
T.J. Quinn and J. E. Martin Applied Optics vol.30 No. 31 1991 pp4486 ~ 4488
2
R.E.Bedford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Thermometry" Chapter 12,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1988
3
T.J. Quinn Infrared physics 21,1981 pp123 ~ 126
4
E.M. Sparrow et al.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cGraw-Hill, New York 1978 pp164
5
De Vos. J C. Physica vol. 20 1954 pp669 ~ 689
6
Buckley. H.Phil. Mag. Vol.4,1927 pp753 ~ 762
7
E.M. Sparrow et al J. Heat Transfer 84C 1962 pp73 ~ 79
8
Z.Xie,K.M.Gao,"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a Blackbody Cavity",TMCSI.Vol.6,Part3,1992.pp929
9
J.R. Howell and M. Perlmutter Aplied Optics vol 15 1976 pp84 ~ 88
10
C.K.Ma and R.E.Bedford Rev. Sci.Instrum.63(5) 1992 pp3213 ~ 3215
同被引文献
85
1
原遵东.
黑体辐射源发射率对辐射测温准确度的影响及修正方法[J]
.计量学报,2007,28(z1):19-22.
被引量:21
2
李轩,易维宁,王先华,吴浩宇,乔延利.
瞬时光谱辐照度测量与计算[J]
.量子电子学报,2004,21(4):415-418.
被引量:1
3
高昕,许峰.
红外探测技术对多目标弹道参数的测量[J]
.光电工程,2004,31(10):5-8.
被引量:13
4
白美卿,高富强.
关于炉温动态特性的分析[J]
.冶金自动化,1994,18(4):8-10.
被引量:18
5
李双,王骥,章骏平,吴浩宇,郑小兵.
可见-近红外(488~944nm)基于低温辐射计的高精度光辐射绝对定标研究[J]
.光学学报,2005,25(5):609-613.
被引量:17
6
宋向英.
500℃以下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校准结果示值修正方法探讨[J]
.计测技术,2005,25(6):76-77.
被引量:2
7
王文革.
固定发射率辐射温度计校准中的温度修正计算方法[J]
.宇航计测技术,2006,26(2):17-23.
被引量:11
8
王文革.
黑体空腔不等温性对辐射温度计校准结果影响的计算分析[J]
.宇航计测技术,2006,26(6):8-12.
被引量:3
9
柏成玉,原遵东,王铁军.
红外耳温计的校准[J]
.计量技术,2007(4):46-49.
被引量:9
10
杨丽宏,崔明根.
黑体辐射问题的新数值方法(英文)[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24(2):231-23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0
1
赵萍,刘志强,王梅娟.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黑体炉温度时序预测模型的建立[J]
.工业计量,2006,16(1):10-12.
被引量:1
2
程曦,李向阳,董威.
基于探测器法的光辐射源光谱辐射照度检测[J]
.科技信息,2008(2):80-81.
3
杨永军,周庆福,蔡静.
辐射测温技术和溯源概述[J]
.计测技术,2008,28(B10):6-9.
被引量:11
4
陈晓明.
黑体辐射定律及实验教学相关问题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27-29.
被引量:11
5
张学聪.
热管式黑体辐射源研制与评价技术研究[J]
.计测技术,2012,32(4):30-32.
被引量:5
6
董新平,闫润瑛,贺丽娜.
基于转动传感器的黑体辐射实验[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32-34.
被引量:1
7
杨平京,马世红.
组合式黑体辐射实验装置的搭建和探究[J]
.物理实验,2013,33(2):46-48.
被引量:2
8
赵亿坤,薛文艳,陈武卿.
发射率对辐射温度计检定结果的影响分析[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41(8):29-30.
被引量:1
9
赵亿坤,薛文艳,陈武卿.
环境辐射对辐射温度计测量结果的影响[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41(9):17-18.
被引量:2
10
陈昱卓,王景辉,张喜和,刘丽炜,黄大兴.
氟利昂热管黑体辐射源性能实验研究[J]
.工业计量,2016,26(6):56-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徐恒,韩义中,杨永军.
黑体辐射源的发展[J]
.计测技术,2009,29(5):1-3.
被引量:19
2
康永强,杨成全,姜晓云,刘炎松.
黑体辐射定律研究及验证[J]
.大学物理实验,2010,23(4):18-19.
被引量:7
3
高贤虎,汪磊,鲁毅,王锦,梁科,李国峰.
工业锅炉火焰监测系统设计[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4(5):72-75.
被引量:1
4
张学聪.
热管式黑体辐射源研制与评价技术研究[J]
.计测技术,2012,32(4):30-32.
被引量:5
5
董新平,闫润瑛,贺丽娜.
基于转动传感器的黑体辐射实验[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32-34.
被引量:1
6
杨平京,马世红.
组合式黑体辐射实验装置的搭建和探究[J]
.物理实验,2013,33(2):46-48.
被引量:2
7
尹大禹,李冶.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设计[J]
.科技视界,2014(8):57-57.
被引量:4
8
王景辉,原遵东,段远源.
大口径高发射率水热管标准黑体辐射源[J]
.仪器仪表学报,2015,36(4):841-847.
被引量:4
9
董磊,蔡静,杨永军.
入腔法校准辐射热流计入腔位置的确定[J]
.计测技术,2015,35(3):43-47.
被引量:2
10
董新平,闫润瑛.
PEM燃料电池动态加载时输出特性的在线测量[J]
.许昌学院学报,2015,34(5):32-35.
1
段宇宁,原遵东,吴继彧.
温度均匀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近似计算方法(黑体辐射源研究之一)[J]
.现代计量测试,2000,8(4):3-8.
被引量:17
2
李文军,孙坚,陈坚,刘兆磊,赵泉钦.
200℃以下红外温度计校准的相关研究[J]
.计量学报,2012,33(2):126-129.
被引量:3
3
蔡璐璐,田海霞,吴飞,董杰.
高温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的计算[J]
.计量学报,2016,37(6):602-605.
被引量:6
4
李文军,孙坚,邹超,刘兆铭,黄得铭.
黑体空腔辐射理论和设计[J]
.计量学报,2011,32(2):137-140.
被引量:6
5
佟海军.
一种工业中温黑体辐射源的研制[J]
.仪器仪表用户,2006,13(6):52-53.
6
董磊,蔡静,孟苏.
浴式黑体辐射源校准方法研究[J]
.计测技术,2015,35(1):33-37.
被引量:5
7
宋学青.
对黑体炉有效发射率值标定的探讨[J]
.中国测试,2009,35(6):28-29.
被引量:3
8
谢植,高魁明.
论黑体空腔多次反射理论和积分方程理论的统一性[J]
.计量学报,1989,10(2):101-104.
被引量:5
9
张学聪.
热管式黑体辐射源研制与评价技术研究[J]
.计测技术,2012,32(4):30-32.
被引量:5
10
周恩,李文军,刘辉,李希明.
一种发射率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4,25(3):253-257.
被引量:3
现代计量测试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