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制造系统仿真问题的研究(续完)
出处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2-25,共4页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参考文献22
-
1熊光楞,王昕.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系统仿真学报,1999,11(3):145-151. 被引量:66
-
2陆阳.FMS的动态图形仿真[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23(2):27-30. 被引量:1
-
3高梅梅,吴智铭,庞小红,易耀华.柔性制造系统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4(5):604-607. 被引量:7
-
4冯允成 徐.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8).3-8.
-
5林健 涂.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8).14-20.
-
6韦司滢 张金隆 等.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8).83-87.
-
7邵立,马登哲,严隽琪,钟廷修.虚拟制造中仿真技术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5(4):21-25. 被引量:23
-
8饶运清,邓建春,赵天奇,李培根.基于FMS统一模型框架的机床设备选择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6):63-65. 被引量:4
-
9周杰韩,黄正波,杨叔子.分布式对象技术与柔性制造系统分布式布局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0,20(6):14-16. 被引量:5
-
10钟江生.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规划和分配柔性制造系统中的自动导向小车[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9(4):28-2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64
-
1蒋式勤,吴启迪,唐冶文,乔非,严隽薇.有色、计时Petri网在柔性制造系统作业调度仿真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3(5):40-42. 被引量:1
-
2黄豫清,徐树基.基于故障树的FMS可靠性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1994,22(6):15-21. 被引量:3
-
3熊光楞.计算机仿真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1996,13(1):31-35. 被引量:23
-
4彭毅,吴祚宝,张珂殊,熊光楞.并行工程产品开发过程的建模方法学[J].系统仿真学报,1996,8(3):14-18. 被引量:16
-
5熊光楞,徐晓萍.计算机仿真在制造车间运行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1996,13(3):43-49. 被引量:7
-
6吴智铭.高级Petri网及FMS的动态建模和仿真[J].高技术通讯,1996,6(3):32-35. 被引量:4
-
7熊光楞,徐晓萍.计算机仿真在制造车间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1996,13(2):41-48. 被引量:4
-
8熊光楞,吴祚宝,张玉云.拟实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7,3(2):7-10. 被引量:16
-
9孙家广.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
10Andew Kusiak 杨静宇等(译).智能制造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127
-
1惠国腾,王欣.民航背景下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3(9):66-68.
-
2沈庆,龚德芸,郭晓菊,刘伟平.基于RMI技术构建远程数控仿真系统[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2,12(5):58-61.
-
3单继宏,姜献峰.螺旋面成形铣刀的计算机仿真设计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0,28(S1):38-40. 被引量:3
-
4吴昊,刘建业,赵伟,段方.基于VC和OpenGL的导航仿真系统三维物体建模的实现[J].航空电子技术,2004,35(2):42-45. 被引量:8
-
5石琼,沈春林,谭皓.基于OpenGL的三维建模实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8):122-124. 被引量:22
-
6许立,李伟峰,施志辉,王秀伦.三维仿真技术在车间布局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32(8):63-65. 被引量:9
-
7刘道玉,迟毅林,徐兆红,张春卿.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研究[J].机械制造,2004,42(8):7-10.
-
8熊光楞,范文慧.21世纪制造业的建模与仿真技术[J].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1884-1886. 被引量:16
-
9花广如,周雄辉,阮雪榆.模具CAPP专家系统与加工过程仿真的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31(3):201-203. 被引量:3
-
10郭志英,王文权,陈娟,马智慧.基于集成仿真技术的现代产品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1):12-16.
-
1李秘,周奕.柔性制造系统技术及其发展[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2006(8):11-16. 被引量:7
-
2石伟,赵斌,刘玉坤,张晓萍.制造过程的分析方法与系统仿真[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3,27(1):49-51.
-
3安宪军,张常全,董克俭.基于PROFIBUS-DP的柔性制造监控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06S):45-46. 被引量:8
-
4蔡庆华,李蓓智.CAN总线在柔性制造教学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J].机械与电子,2004,22(4):33-36.
-
5陆春元,陆欢林.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态监控[J].机床与液压,2009,37(9):259-262. 被引量:5
-
6高佩川,沈飞.液压气动CAI研究与开发[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1999,28(6):71-72.
-
7洪迈生.对用动画面法分离偏心误差的看法[J].磨床与磨削,1989(2):70-72. 被引量:1
-
8伍向华,林德浩.系统仿真在机械设计可制造性评价中的应用[J].广州机电,1989(1):53-57.
-
9潘海兰,蒋文蓉,吴嘉琪.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加权模糊故障诊断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7):1599-1601. 被引量:3
-
10杨海亮.基于现场总线的柔性制造生产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17,32(3):3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