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Cement industry and it may be able to continue development
出处
《中国建材》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参考文献2
-
1孙恒虎,李宇,李化建,冯向鹏,倪文.凝石技术与循环经济[J].建材发展导向,2005,3(5):61-65. 被引量:8
-
2朱章锁,陈慧娟,王军.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123-12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1
-
1F利鲍著 席耀忠译.硅酸盐结构化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
2H.布拉特 G.V.米得顿 R.C.穆雷 沉积岩成因翻译组译.沉积岩成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
3国家统计局.200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
-
4冯良 周宏春.煤矸石扩大利用调研报告[R].国家经贸委资源司,2002.5..
-
5中国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公报[Z].,2000..
-
6.中国建筑材料发展现状与进入21世纪对策(水泥部分)[Z].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1998..
-
7刘双双,韩敏芳.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1,27(8):43-44. 被引量:21
-
8陈全德.水泥工业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建材,2002(1):34-35. 被引量:1
-
9江学荣,林介东,莫乾凯,江潮全.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力环境保护,2002,18(3):55-57. 被引量:23
-
10Shmuel Burmil,彭敏.关于生态城市的思考[J].规划师,2003,19(1):11-1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7
-
1李包罗,夏京辉.标准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14):23-23.
-
2张育才.对凝石技术本质的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1-3. 被引量:2
-
3周惠群.水泥与凝石比较分析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5):74-76. 被引量:1
-
4孙文标,张惠聚,田坤云.似膏体充填体的早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36(2):7-9. 被引量:4
-
5崔增娣,孙恒虎.煤矸石凝石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煤炭学报,2010,35(6):896-899. 被引量:79
-
6王莹莹,朱文明,谢光天.两种似膏体充填胶结料结构与性能比较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7,69(3):71-75. 被引量:1
-
7王莹莹,谢光天,李泽荃.煤矸石质似膏体充填胶结料的研制及水化机理研究[J].煤炭工程,2017,49(12):141-14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9
-
1F利鲍著 席耀忠译.硅酸盐结构化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
2H.布拉特 G.V.米得顿 R.C.穆雷 沉积岩成因翻译组译.沉积岩成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
3国家统计局.200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
-
4冯良 周宏春.煤矸石扩大利用调研报告[R].国家经贸委资源司,2002.5..
-
5中国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公报[Z].,2000..
-
6.中国建筑材料发展现状与进入21世纪对策(水泥部分)[Z].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1998..
-
7刘双双,韩敏芳.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1,27(8):43-44. 被引量:21
-
8江学荣,林介东,莫乾凯,江潮全.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力环境保护,2002,18(3):55-57. 被引量:23
-
9何芳,徐友宁,袁汉春,陈社斌,张江华.煤矿地面塌陷区的防治对策[J].煤炭工程,2003,35(7):10-13.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8
-
1李包罗,夏京辉.标准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14):23-23.
-
2张育才.对凝石技术本质的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1-3. 被引量:2
-
3周惠群.水泥与凝石比较分析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5):74-76. 被引量:1
-
4孙文标,张惠聚,田坤云.似膏体充填体的早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36(2):7-9. 被引量:4
-
5崔增娣,孙恒虎.煤矸石凝石似膏体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煤炭学报,2010,35(6):896-899. 被引量:79
-
6陈全德.水泥工业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建材,2002(1):34-35. 被引量:1
-
7王莹莹,朱文明,谢光天.两种似膏体充填胶结料结构与性能比较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7,69(3):71-75. 被引量:1
-
8王莹莹,谢光天,李泽荃.煤矸石质似膏体充填胶结料的研制及水化机理研究[J].煤炭工程,2017,49(12):141-144. 被引量:8
-
1李双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场经济管理,2005(1):25-27. 被引量:1
-
2潘胜忠.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花卉,2017,0(4):115-116. 被引量:1
-
3李双元,张永辉.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5(7):60-62. 被引量:3
-
4陈新华.创造世界能源新格局[J].中国石油企业,2007(9):98-100.
-
5龙剑新.浅谈中小施工企业在逆市中的生存和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4(27):88-88.
-
6赵海云,李仲学,张以诚.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矿业,2004,13(12):14-19. 被引量:18
-
7缪磊磊,王爱民.不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民勤县农业发展的危机与抉择[J].经济地理,2001,21(S1):51-54.
-
8孔祥伟.校企合作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7):103-104.
-
9宁凌玥.土地财政研究:地方政府“经济人”行为模式[J].决策探索,2013(6):64-65. 被引量:1
-
10叶帆.科学发展观: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6):33-37.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