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建筑理论框架”中历史性城市与建筑保护理论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3
Pondering on the Historical City and the Theory System of Architecture Protection——in Architectural Theory Framework of China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Architectural Journal
同被引文献59
-
1李燕,司徒尚纪.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J].人文地理,2001,16(5):44-48. 被引量:28
-
2李小波.延续历史剖面 寻求共生空间——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文化理念[J].城市问题,2001(5):2-4. 被引量:11
-
3黄烨(京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刍议──以昆明文明街的改造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2):245-247. 被引量:3
-
4邓奕,熊瑛,毛其智,平田,隆行.论日本传统街区保护中的场所意识——以重村力“肋町图书馆”设计为例[J].建筑师,2003,0(4):80-86. 被引量:1
-
5王均.现象与意象:近现代时期北京城市的文学感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2):28-36. 被引量:15
-
6邓晟辉,姚亦锋.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策略研究——以南京明故宫地段为例[J].城市问题,2005(5):38-42. 被引量:10
-
7王世福,薛颖.城市设计中的美学控制[J].新建筑,2004(3):50-53. 被引量:6
-
8陈蔚,胡斌.城市历史性建筑保护性开发项目的建设程序初探[J].新建筑,2005(2):53-56. 被引量:2
-
9刘晓娜,杨尽.建筑材料的生态化发展趋势[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10):11-14. 被引量:3
-
10莫天伟 岑伟.新天地地段——淮海中路东段城市旧式里弄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J].城市规划汇刊,2001,(4).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张树森.历史街区居住与商贸功能更新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3):68-70. 被引量:2
-
2凌申,王江波.发展长三角地区城市文化旅游路径选择——以发展镇江市隐士文化旅游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1):1040-1042. 被引量:1
-
3崔卫华,贾婉文.近十五年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动向——基于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东南文化,2013(5):17-25. 被引量:4
-
4陈曦,过伟敏.城市传统工商地段保护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9).
-
5孙震宇.浅谈东北地区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J].商,2015,0(29):121-121.
-
6董梦迪.探析高校校园景观建筑设计与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5):103-105. 被引量:1
-
7陈宁静,张坤.浅谈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中的历史研究方法[J].安徽建筑,2016,23(6):6-7.
-
8高连海,姚令华,张超.以信阳为例谈小城镇意象研究[J].安徽建筑,2016,23(6):11-14.
-
9王新华.废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7(1):47-48.
-
10孙志远.基于大众行为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交互设计解析——以桂林市穿山公园为例[J].南方园艺,2017,28(2):35-38. 被引量:4
-
1苏梅.衰残的生命之源——水[J].知识就是力量,2007(5):18-19.
-
2建筑学报2007年征订启事[J].建筑学报,2006(9):82-82.
-
3《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出版启事[J].建筑学报,2009(3):103-103.
-
4微博[J].风景园林,2011,18(6):16-16.
-
5《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征稿启事[J].建筑学报,2009(8):105-105.
-
6《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征稿启事[J].建筑学报,2010(2):121-121.
-
7唐克扬.积微成著:《建筑学报》1954—1959年对基本建筑问题的讨论[J].建筑学报,2014(9):64-67. 被引量:2
-
8郭明卓.适用、经济、美观与建筑师的职能[J].建筑学报,2004(7):34-34. 被引量:2
-
9张锦秋.解读“新焦点”之我见[J].建筑学报,2004(8):46-4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