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1年第9期439-439,共1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Nursing Foreing Med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32
-
1王杰军,邹建军,郑莹,卢伟.上海市社区癌症患者医护照顾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肿瘤,2005,14(1):22-25. 被引量:13
-
2卢锡芝,黄少卿,蔡泽玲.癌症患者家居服务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8):645-646. 被引量:6
-
3胡靖,郭苏珍.护理服务新趋势──家庭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1995,9(3):109-110. 被引量:4
-
4李少兰,蔡棠,李小兰.社区姑息护理服务的评价[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520-520. 被引量:1
-
5邹敏,徐燕,袁长蓉.护理新模式——姑息护理[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6):1513-1514. 被引量:19
-
6黄少卿,蔡泽玲,陈碧素,李文苑,卢锡芝.国内宁养家居护理现况[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43-2144. 被引量:4
-
7史宝欣.关于临终关怀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06(8):28-31. 被引量:9
-
8滑霏,袁长蓉,徐燕.美国姑息护理政策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1):39-40. 被引量:16
-
9李金祥 RbertG Twycross MellarP Davis.姑息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
10孟宪斌,优逝.全人全程全家临终关怀方案[M].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2005:48-49.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杨娜,韩世范.社区管理者与护士对社区护理现状认识的比较分析[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22(12):3378-3379. 被引量:2
-
2王毅欣,沈洁,孙菲,徐燕.我国居家姑息照护现状与未来发展构想[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83-285. 被引量:17
-
3侯祖凤.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09,7(24):2249-2249. 被引量:5
-
4李惠玉,杨静,祁静.晚期肿瘤姑息照护研究现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55-4056. 被引量:2
-
5刘紫菱,黄兰芳,方丽萍.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3):58-59. 被引量:4
-
6谭洋,余正.我国社区护理服务系统现状与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3):39-40. 被引量:2
-
7夏成红.社区护理工作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393-394. 被引量:1
-
8范丽君.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25-126. 被引量:1
-
9聂敏,杜佳慧,释孝文,伍昕宇,杨溢,欧阳婉璐.中国本土临终关怀的特有模式及其深意[J].医学争鸣,2016,37(3):54-57. 被引量:8
-
10黎晓艳,童莺歌,董明芬.姑息照护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6,30(11):3969-3972. 被引量:5
-
1刘锦华(摘译),周晓明(审校).印尼、印度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J].世界感染杂志,2008,8(6):430-430.
-
2新加坡:公私医生共同护理慢性患者[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39):22-22.
-
3杨慕.夏日服药须防光敏性药疹[J].健康人生,2011(4):32-32.
-
4欧阳钦芬.美国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特点及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06,23(1):60-64. 被引量:1
-
5王济东.保健中心在妇幼保健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1996,4(4):42-42.
-
6张小平.澳大利亚医学教育见闻[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8):81-82. 被引量:4
-
7苏丹红,张锦桃,陆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与铅损伤防治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028-1030.
-
8李向东.芬兰护理教育见闻[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58-59.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