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Stud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共引文献54
-
1吴风池.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素养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6):111-112.
-
2刘秀琴.对普通高校成教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4(10):90-92. 被引量:1
-
3周春霞,王贵喜.论高校德育重点应转向情感教育[J].文教资料,2008(11):164-166.
-
4肖新燕.新疆普通高校教师人格特征调查[J].西部法学评论,2007(3):79-80.
-
5张等菊.论新时期师德建设[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4):4-6. 被引量:1
-
6张小利.以改革重释“两课”教育的时代内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4):39-42. 被引量:1
-
7张福建.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4):121-123. 被引量:2
-
8高俊杰.大学生人格完善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82-83.
-
9吕澜,徐旭初.略论大学教师的人格示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S1):16-18. 被引量:1
-
10周鸣鸣,唐点权,邓素碧.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11):1-7. 被引量:45
同被引文献145
-
1杨竹兰,卢清,杨茂维.公立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20(1):30-33. 被引量:2
-
2刘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J].学园,2020(4):85-86. 被引量:1
-
3胡维芳,赵慧莉.人格特质对西北地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9,0(4):50-55. 被引量:4
-
4洪秀敏,赵思婕,张明珠.如何破解幼儿园流“师”之困——六省市教师离职倾向的调查与审思[J].现代教育管理,2021(1):69-75. 被引量:34
-
5陈红霞,赵刚,黄俊伟.运用16PF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个性特点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3):38-40. 被引量:5
-
6张福建.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3):114-116. 被引量:3
-
7刘恩允,杨诚德.教师人格对学生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5):103-107. 被引量:18
-
8李伟.南京市七所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测试与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3):114-118. 被引量:10
-
9杨敏,朱丽丽,张瑛.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3(3):19-21. 被引量:9
-
10吴安春,曹树.中学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75-80.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18
-
1唐伟.关于我国教师人格研究概述[J].天府新论,2004(B12):322-324. 被引量:1
-
2郭成,阴山燕,张冀.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5,28(4):937-940. 被引量:25
-
3边仕英,郭成.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2):113-116. 被引量:1
-
4陈蓓.幼儿教师积极人格特质培养浅论——辨证认知—平衡控制人格理论的视角[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33-34. 被引量:5
-
5陈爱忠.试论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30-31. 被引量:8
-
6郑丹丹.从教师隐喻透视专业素养——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32-37. 被引量:5
-
7刘计轻.我国近十年来幼儿教师人格研究述评[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11(6):11-13. 被引量:1
-
8巢小妹,向燕辉.高中教师大五人格特点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4):57-62. 被引量:2
-
9刘计轻.我国近十年来幼儿教师人格研究述评[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25-29.
-
10罗俊.浅析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J].学理论,2012(17):213-214.
二级引证文献55
-
1刘磊.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人格的塑造[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94-95.
-
2蔡岳建,谭小宏,阮昆良.教师人格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15-18. 被引量:27
-
3韩传信.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育人价值[J].中国教师,2007(10):20-23. 被引量:5
-
4方一红.角色分离与澄清: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之路[J].高教论坛,2007(5):132-134. 被引量:7
-
5隋欣,陈军.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1):115-117. 被引量:4
-
6陈巍,许璟蓓,朱妙仙,傅晋斌.杭州市小学青年教师艾森克人格特质调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2):82-86. 被引量:2
-
7徐学俊,王娟娟.关于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与讨论[J].医学与社会,2008,21(6):38-40. 被引量:2
-
8刘四英,桑青松.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9):79-81. 被引量:19
-
9麻超,张桂青,翟永丽,张玉玲,杨建霞.新疆地区教师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267-269. 被引量:9
-
10韦磐石,张军,赵燕,张翔.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7):605-607. 被引量:8
-
1戴春燕.成长在优秀幼儿教师的路上[J].好家长,2016,0(19):93-93.
-
2杜慧琦,黄娟娟,曹小敏.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实验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5):56-59.
-
3聂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4(25):182-182.
-
4程秀兰,张青允.从个体心智角度看优秀幼儿教师的特征——以陕西省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7(10):28-31. 被引量:4
-
5翟媛媛.探寻优秀幼儿教师成长的“心”路径[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6):60-62.
-
6张雪.用真挚的爱打开童心小世界——记南粤优秀幼儿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彭宝怡[J].教育导刊(上半月),1999,0(S3):29-29.
-
7程洁.用专业成长赢得不变的“美丽”[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6):7-9.
-
8顾萍.浅析优秀幼儿教师的素质构成[J].学园,2012(22):103-103.
-
9郭建英,吴雅文,杨丽红.浅议新时期优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条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4):20-20.
-
10袁早霞.自由与规则[J].文学教育(中),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