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7
-
1关之.现代教育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02,12(4):1-1. 被引量:6
-
2高向东.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深化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1):60-62. 被引量:1
-
3赵文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取向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8,19(2):85-88. 被引量:7
-
4潘涌.论文学教育[J].教育现代化,2000(9):7-7. 被引量:1
-
5李祺军.电化教育体系结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0):23-24. 被引量:5
-
6陈威.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研究[J].石油高等教育,2000(2):6-11. 被引量:1
-
7丛立.用Firstsearch检索OCLC数据库[J].情报科学,2000,18(9):811-812. 被引量:4
-
8孟林,闵军.认识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55-58. 被引量:1
-
9李君霞.开发西部 信息先行[J].成人高教学刊,2000(6):11-13. 被引量:1
-
10何高大.中国“电化教育”易名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1,22(1):25-3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2
-
1李怀军.高校管理信息化与管理队伍建设探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30-32. 被引量:30
-
2冯骞,薛朝霞,汪翙,顾丽.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3):12-14. 被引量:1
-
3樊流梧,王卫星,宁大海.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5-8.
-
4熊才平.“知识沟”理论发展新动向及其演变链系统模型——探寻缩小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差异的理论依据[J].电化教育研究,2004,25(6):3-9. 被引量:16
-
5崔小平.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137-140. 被引量:3
-
6刘军跃,徐刚,黄伟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高教探索,2004(3):47-49. 被引量:38
-
7张利兵,廖龙龙,张昆明.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职责透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6):72-74. 被引量:1
-
8刘军跃,饶慧,崔骅.对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情报,2005,25(2):44-46. 被引量:12
-
9刘军跃,黄伟九,徐刚,曹华林.西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及建议[J].情报杂志,2005,24(6):51-53.
-
10杨根顺.社会知识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9):157-158.
-
1刘杨.小议课堂提问的技巧[J].职业教育研究,2004(4):41-41. 被引量:2
-
2侯艳丽.“学生日记”——班级管理的新媒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2):192-192. 被引量:1
-
3赵桂芹.“五步问题教学法”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1):47-48. 被引量:1
-
4郭久辉.学前教育项目收效显著 全国新增1.6万所幼儿园[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2(4):41-41. 被引量:1
-
5宫德成.电教巧解缝纫与剪裁[J].中国电化教育,1996(6):45-46.
-
6王淼,奚维德.与祖国风雨同舟的钱临照[J].少儿科技,2016,0(1):23-24.
-
7赵秀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交通高教研究,2001(3):59-60. 被引量:5
-
8沈建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新课程(教研版),2013(10):5-6. 被引量:2
-
9冯跃春,盛锡铭.浅谈通用技术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3(1):56-60.
-
10郭保军,吴琼,赵娜.适合教育应用的云服务集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8):84-86.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