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38,44,共2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9
-
1宋鹏飞,王振海.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中国的施行[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3):9-11. 被引量:3
-
2张海燕.论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J].律师世界,2002(5):25-27. 被引量:12
-
3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1997.
-
4加利·贝克尔;王业宇;陈琪.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1995.
-
5埃里斯代尔·克拉克;黄列.产品责任,1992.
-
6冯健.缺陷产品侵权赔偿案件的几个问题[J].人民司法,1997,0(1):26-28. 被引量:3
-
7李胜利,周军.产品缺陷产品瑕疵产品质量不合格析辨[J].北方经贸,2001(1):181-182. 被引量:5
-
8谢非.美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J].消费经济,2001,17(4):56-58. 被引量:39
-
9何莉萍.从“三菱事件”看产品缺陷[J].地方政府管理,2001(9):31-33.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30
-
1孙振杰,冷莉娜.缺陷产品召回策略与消费者对品牌态度的变化研究——基于品牌信任、品牌忠诚和品牌推荐意愿的维度[J].财经问题研究,2019(6):114-121. 被引量:10
-
2李泉.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基础性思考——概念、功能与性质[J].西部法学评论,2008(S1):10-13. 被引量:1
-
3李泉.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独立性与价值基础[J].西部法学评论,2012(5):86-93. 被引量:1
-
4邓相花.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之完善[J].商,2012(11):200-200.
-
5苏凯.从“三鹿事件”窥视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J].消费导刊,2008,0(22):128-129.
-
6赵奎.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与和谐消费关系的完善[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49-53. 被引量:2
-
7王雯,肖忆梅,李海宁.构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召回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2(10):33-38. 被引量:5
-
8王利明.关于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若干问题[J].法学家,2008(2):69-76. 被引量:89
-
9王肃元.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下金融安全与发展的法律完善[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2-26. 被引量:5
-
10齐萌.中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发展与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09(1):44-49. 被引量:5
-
1王良锦,伍爱春.产品召回──营销安全新举措[J].企业经济,2001,20(9):82-83. 被引量:10
-
2马琼.企业变革对营销安全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4(1):45-47. 被引量:3
-
3南翔.只需两个小时[J].国际广告,2004(7).
-
4王海晴.企业加强网络营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营销(下),2014(9):40-40.
-
5方家平.营销的呼唤[J].北京工商,2002,0(8):32-33.
-
6崔涛.供电企业营销安全风险分析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4,21(11):201-202. 被引量:2
-
7魏玮.试论我国邮政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安全风险防范[J].经济视野,2014(4).
-
8贾昌荣.“营销安全”之战[J].中国中小企业,2008(10):81-82.
-
9李蔚.论营销安全[J].商业研究,2000(9):111-113. 被引量:9
-
10孟庆艳.电力公司营销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136-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