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统计》
2001年第12期19-20,共2页
Beijing Statistics
同被引文献19
-
1郭印诚,滕树龙.北京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和降低机制研究——绿色奥运的空气质量[J].能源研究通讯,2004(4):18-24. 被引量:1
-
2沈孝辉.库里蒂巴——绿色掩映的城市[J].知识就是力量,2004(7):28-31. 被引量:1
-
3何永.理解"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5(2):92-95. 被引量:18
-
4赵菲.北京:你离宜居有多远[J].今日国土,2005(3):21-21. 被引量:6
-
5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被引量:114
-
6安世锦.国外住房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计划与市场,1995(12):15-15. 被引量:1
-
7袁锐.试论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J].经济科学,2005(4):126-128. 被引量:24
-
8林艳君,冯春萍.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22(1):30-35. 被引量:10
-
9王东.增强城市实力 建设宜居城市[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7(3):28-30. 被引量:14
-
10王敏,杨朝宇.北京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分析报告[J].数据,2006(9):35-3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李文娟,尹卫红,郑林.城市内部居住环境宜居性对比研究——以北京东城区和南昌西湖区为例[J].时代经贸,2008,6(S1):106-108.
-
2张帆,郝培尧.浅析我国高密度城市的绿化构想[J].山西建筑,2007,33(26):340-341. 被引量:1
-
3王录仓,李肇琛.甘肃省各地级市宜居性比较标准的构建与评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7):77-81. 被引量:6
-
4甄峰,郑俊,罗绍荣.城市宜居性评价及规划建设途径——以广东清远为例[J].城市问题,2009(10):29-34. 被引量:19
-
5宗毅.促进宜居生态型城区建设的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24):127-130.
-
6杨小玲,严萍.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西安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15-4316. 被引量:2
-
7张立焕,苗磊.吉林市城市建设的宜居之路[J].当代生态农业,2010,19(1):167-169.
-
8王日明,龙岳林,熊兴耀,尹佳.怀化市住宅小区绿化调查[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58-63.
-
9王敏,刘晓阳,徐晓霞,丁志伟.郑州市智慧康居水平评价[J].河南科学,2017,35(9):1535-1542.
-
10唐洁.城市宜居空间相关性及联动效应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2,39(2):95-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