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
1
Some ideas in teaching students isomerism phenomen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和同分异构体(isomer)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紧密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但由于理解上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容易产生混乱,甚至影响相关内容的学习.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有关教科书中关于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两种不同理解做一分析讨论,进而阐明其本质差异.
作者
宁坚刚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出处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件
有机化学教学
共价键
分类号
O612.142-4 [理学—无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
1
邓峰,钱扬义,刘丽明,罗少娟.
基于手持技术的“6S”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07(11):75-79.
被引量:14
2
高妙添.
基于“四重表征”与“手持技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盐酸滴定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pH变化”为例[J]
.化学教育,2013,34(6):38-41.
被引量:14
3
齐红涛,赵河林,王磊.
分子间作用力相关概念及其教学分析[J]
.化学教育,2014,35(23):13-17.
被引量:8
4
林建芬,盛晓婧,钱扬义.
化学“四重表征”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从15年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研究的回顾谈起[J]
.化学教育,2015,36(7):1-6.
被引量:79
5
盛晓婧,林建芬,钱扬义.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原电池电流和温度的变化[J]
.化学教育,2016,37(5):61-66.
被引量:20
6
陈博殷,钱扬义,李言萍,邓峰,林建芬.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电解池阳极与原电池负极金属腐蚀速率”的大小[J]
.化学教育,2016,37(21):48-54.
被引量:10
7
李艳娟,吕英杰.
醋酸-水共沸精馏过程的模拟设计[J]
.化工设计,2016,26(6):6-9.
被引量:5
8
王立新,钱扬义,李言萍,陈博殷,梁宏宇.
手持技术支持下概念学习的“多重转化、比较建构”认知模型——以“温室效应”概念学习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0):100-105.
被引量:21
9
王立新,钱扬义,苏华虹,陈博殷,梁宏宇.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研究案例”到“认知模型”——TQVC概念认知模型的建构[J]
.远程教育杂志,2018,36(4):104-112.
被引量:44
10
钱扬义,陈建斌.
在“数字化掌上实验室”中做科学[J]
.中国电化教育,2004(5):45-4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
1
林丹萍,钱扬义,王立新,张惠敏,李绮琳.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下的抽象化学概念学习——以探究比较丁醇同分异构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74-78.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林丹萍,钱扬义,张惠敏.
“化学教育技术”核心词汇及其研究进展——基于对2006—2017年国内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5):104-111.
被引量:5
2
吴国权,李雪峰.
模型素养考查之数字实验图像试题的认识与思考[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3):17-21.
被引量:2
3
罗佳蓉,张莹,朱金苗.
核心素养导向下“化学反应原理题”四重表征分析——以2016—2019年理综化学试题为例[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38(6):120-123.
被引量:2
4
蔡贞.
借助数字化传感器理解抽象概念——以“硬水”概念的理解教学为例[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7):79-81.
5
王旭,柴红梅,范广,张惠.
基于智能手机温度传感比较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大小[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4):98-101.
6
王春.
借助温度传感器实验比较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J]
.化学教学,2022(1):56-60.
被引量:1
7
黄丽琴,李根薰.
融合真实问题情境的高三深度复习教学——以“氢键的再认知”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23(3):62-69.
8
刘庆丰.
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以干冰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9):52-57.
被引量:5
9
李莉莉,刘艺琳,王雁筱.
手持技术支持的盐类水解影响因素实验探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12):109-117.
被引量:3
10
谭宇凌,钱扬义,温金菊,陈浚铭,袁丽娟.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进展[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3):112-118.
被引量:15
1
朱蕴菁,张远模.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J]
.川东学刊,1996,6(2):53-58.
2
姜志军,佟淑媛.
试论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7):316-316.
3
我国科学家发现金属纳米粒子同分异构现象[J]
.中国粉体工业,2015,0(6):50-50.
4
袁丽秋.
培养同分异构体学习的科学思维[J]
.高考,2012(4):46-47.
5
翟怀良.
学习烷烃命名指导[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0(4):49-51.
6
高林.
同分异构体专题复习[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4(23):54-56.
7
栗春霞.
有关条件限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4(4):29-29.
8
刘新远.
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0(1):14-20.
9
张世光,李相国.
“活性中间体”与“过渡态”[J]
.滨州学院学报,1995,16(2):48-50.
10
刘华晖,陈学恒.
绿色化学中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4):41-48.
被引量:3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