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现阶段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成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
3
Manifestations, Cause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Current Lack of Effective Supply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我国经济过剩的性质和特点,切实增进有效供给,是保证我国经济21世纪次高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指出,我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一般商品和服务、投资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品四个方面,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复建设,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低下,市场机制弱化,制度变迁障碍等,应采取体制、结构、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措施治理有效供给不足。
作者
崔建华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商学院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9,共5页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有效供给不足
成因
创新
治理
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
市场机制
产业结构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刘诗白.
论经济过剩运行[J]
.宏观经济研究,1999(4):18-24.
被引量:19
2
高长春,李淑霞.
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J]
.学习与探索,2001(2):57-62.
被引量:12
3
杨来科.
低水平生产过剩的结构根源及其对策[J]
.求是学刊,2001,28(1):39-45.
被引量:5
4
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中心.国际统计年鉴1999[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7)..
5
丁永平,宋雪飞.
对目前我国有效供给不足问题的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00(5):92-94.
被引量:4
6
郭克莎.
工业投入质量的国际比较[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1(1):23-28.
被引量:4
7
赵玉麟.
从战略的高度加强我国科技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2001(4):32-3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高长春.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特性及阻碍因素[J]
.北方论丛,1995(2):32-34.
被引量:2
2
闻潜.宏观调控方式的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4
Arrow, Kenneth.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ning by Doing [ J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6): 155 -173.
5
Romer, Paul.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5): 103 - 125.
6
安体富,郭庆旺.
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J]
.财贸经济,1998,19(11):25-32.
被引量:20
7
张道根.
相对过剩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
.经济学家,1999(1):20-26.
被引量:14
8
胡培兆.
论有效供给[J]
.经济学家,1999(3):4-10.
被引量:32
9
胡鞍钢.
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
.管理世界,1999,15(3):10-23.
被引量:93
10
胡培兆.
供求失衡的市场判断[J]
.中国经济问题,2000(1):1-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3
1
李开林.
扩大投资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S1):31-35.
2
王新农,吴兆彤.
启动需求必须着眼于改善供给结构[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253-256.
3
胡文国,吴栋.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4):68-76.
被引量:43
4
赵友宝,徐国宁.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是总需求不足的关键[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56-59.
5
蓝庆新.
论我国过剩经济条件下的有效供给问题[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1(1):36-40.
6
陈昌兵.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基于有约束条件的VECM[J]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1):57-62.
被引量:21
7
张宇星.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
.特区经济,2008(6):13-14.
被引量:2
8
钟有林,李娟.
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商业研究,2009(8):63-65.
被引量:1
9
汪茂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一个关于国内文献的综述[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5):40-44.
被引量:1
10
韩晶.
中国过剩经济探索[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5):44-47.
同被引文献
18
1
令全球同行惭愧的中国汽车暴利[J].特供信息,2001,(16):18-20.
2
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3—03—19(1—3).
3
劳伦斯@克莱因.供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2.
5
Vinod Thomas;本书翻译组.增长的质量,2001.
6
联合课题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问题报告(2001),2001.
7
伊金斯.生存经济学,1991.
8
熊海斌.
无效供给、产品创新与两种类型的生产过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2):31-37.
被引量:4
9
孙艳霜.
简论无效供给的剩余和有效供给的不足[J]
.长白学刊,2000(4):60-62.
被引量:2
10
刘诗白.
经济转轨与增加有效供给[J]
.学术月刊,2000,32(4):46-5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赵明辉.
消费转型期供给发展问题研究[J]
.东岳论丛,2003,24(3):71-74.
被引量:1
2
陈南岳.
中国无效供给过多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5):4-7.
被引量:1
3
郭曦.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6):20-2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云,贺祥民.
论我国过剩经济条件下的无效供给问题[J]
.市场论坛,2005(12):10-11.
2
赵明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青岛消费需求拓展路径研究[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4):1-4.
1
陈南岳.
中国无效供给过多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5):4-7.
被引量:1
2
郭现伟.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技术与市场,2012,19(12):157-158.
3
顾保国.
当前经济增长趋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上海改革,2002(1):14-18.
4
杨发勋.
论我国周期性经济过热的成因及治理[J]
.经济科学,1989(4):14-17.
5
聂国卿.
我国转型时期经济“过剩”的特征、成因及治理[J]
.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6(2):20-22.
被引量:1
6
崔建华.
我国现阶段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成因及治理对策[J]
.经济体制改革,2002(3):19-23.
被引量:3
7
赵重九.
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成因及治理对策思考[J]
.广东财会,2003(C00):29-31.
8
下猛药 出重拳:重庆市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发展软环境[J]
.决策导刊,2000(6):4-7.
9
顾保国.
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趋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唯实,2002(2):33-37.
被引量:1
10
何焱,谭志欣,苑世林,赵康民,萧华.
商业贿赂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1):92-95.
被引量:1
当代财经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