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0
1 [美]尼尔·瑞克曼 苏怡仲(译).合作竞争大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 [美]肯尼思·普瑞斯 等.以合作求竞争[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 冯之浚.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创新系统[N].科技日报,1999年1月26日.
4 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研究报告[R].,2000年9月30日..
5 Joe Tidd, John Bessant, Keith Pavitt, 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ohn Wiley & Sons, 1997.
6 Richard Cave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7 X. Qingrui, C. Jin, G. Bin,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 45,pp. 381 - 387, 1998.
8 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 .科研管理,1998,19(1):30-34. 被引量:81
9 胡蓓.试论企业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5):57-58. 被引量:8
10 毛义华,陈劲.基于合作创新的企业技术能力培育[J] .科研管理,2000,21(4):44-50.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20
1 黄莉莉,史占中.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合作创新选择[J] .上海管理科学,2006,28(1):4-5. 被引量:9
2 余玲,薛宏珍.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刍议[J] .教育探索,2007(3):70-71.
3 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6):37-39. 被引量:52
4 高阳,成鹏飞,周向红,张马林.钢铁企业合作创新探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7):115-118. 被引量:1
5 黄劲松.村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23-26.
6 王核成,俞冰.浙江纺织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46-48. 被引量:2
7 龚敏卿,肖岳峰.组织学习对合作创新状态的影响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9(9):127-128.
8 何景涛,安立仁.基于知识视角对企业合作创新形式的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09,30(11):65-69. 被引量:1
9 辜胜阻,李华,洪群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J] .江海学刊,2010(6):72-78. 被引量:17
10 李炎炎.构建“三方联动”产业技术联盟下的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文教资料,2011(23):237-239.
1 谢科范.技术创新组织及其风险[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6):12-13. 被引量:4
2 寒午.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3,11(3):24-30. 被引量:2
3 金荣学,钟书华,卢凯波.技术创新组织的比较分析[J] .软科学,2000,14(2):40-44. 被引量:4
4 王飞绒,陈劲.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组织的影响与趋势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6):50-54. 被引量:8
5 李艳君.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研究[J] .管理观察,1994,0(5):28-28.
6 葛朝阳,魏江.试论产业集群中的几个技术创新特征[J] .科研管理,2003,24(3):1-4. 被引量:24
7 纪陆.经纬新议[J] .经济管理,2006,32(15):1-1.
8 徐磊.关于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问题的综合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4):49-52. 被引量:1
9 李涛.科研设计单位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研究[J] .当代经济,2013,30(21):24-25.
10 谢竹云,茅宁.网络嵌入与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6(6):9-1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