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例1男,55岁,主诉1997年底无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后余沥不尽,每晚小便5~10次,因无其它不适,未做任何治疗.1999年12月19日因腰痛10余天伴头痛加剧、大便秘结入院检查.入院时T 37℃,P 78次·min-1,BP 135/83mmHg,颈椎拍片及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头痛腰痛待查.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于1999年12月27日下午3:30,在镜检室骶麻下行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顺利,术中有小静脉渗血,经压迫气囊后出血止.术后抗感染治疗,于18:00静滴头孢曲松(凯噻欣)2.0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并维持膀胱冲洗至20:00,冲洗液已变清,血压平稳.40min后,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加止血芳酸0.4、止血敏2.0,为加强止血,又静注蛇凝血素酶(立止血Reptilase)1KU,5~6min后,患者突然感觉胸闷、头晕,出冷汗,伴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冰凉,HR 44次·min-1,BP 68/41mmHg,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00ml.考虑可能是立止血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反应,立即予以地塞米松10mg,iv,多巴胺100mg静滴,心电监护,输氧,并行配血,输血,经上述处理,患者血压回升至120/75mmHg,12月28日,患者已无头晕、胸闷、心悸、出冷汗等现象.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28 g·L-1,可除外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考虑上述反应系立止血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出处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1年第4期273-273,共1页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