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7-38,共2页
China Land
同被引文献4
-
1徐建华.香港和广州:旧城改造的模式及行动者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5):174-179. 被引量:11
-
2香港市区重建局.收购物业政策,http://www.ura.org.hk/html/c906000t1e.html
-
3香港市区重建局.收购物业计算基础图解(一个单位),http://www.ura.org.hk/html/c906000t9e.html
-
4香港市区重建局.住宅单位收购准则举例,http://www.ura.org.hk/html/c906000t8e.html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温日琨.谈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的互动效应[J].商业时代,2008(22):85-87. 被引量:2
-
2赵斌,戴宾.新时期旧城更新发展的瓶颈与突破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2):75-77.
-
3张翼,吕斌.《拆迁条例》修订与城市更新制度创新初探[J].城市规划,2010,34(10):17-22. 被引量:18
-
4石崧.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发展[J].上海城市规划,2012(4):113-120. 被引量:5
-
5丁一,王红梅,沈明,王海云,刘光盛,程迎轩,卢阳禄.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模式的优选研究[J].城市规划,2014,38(5):15-21. 被引量:21
-
6刘佳.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发展[J].安徽建筑,2014,21(4):25-26. 被引量:3
-
7郝文璇,仝德,刘青,冯长春.改造功能区划定与分类规划管理:来自深圳城市更新的经验和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0):42-48. 被引量:15
-
8沈啸.深圳台湾香港经验对我国城市更新工作的启示[J].低碳世界,2016,6(4):28-30. 被引量:1
-
9唐婧娴.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较[J].规划师,2016,32(5):47-53. 被引量:74
-
10刘贵文,易志勇,刘冬梅,吴文东.我国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城市更新机制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4):82-85. 被引量:2
-
1上市公司基本不存在土地收回风险[J].会计师,2008(2):68-68.
-
2宏亮.香港斥资50亿元推动市区重建[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3(2):38-38.
-
3毕作栋.政府置换土地如何进行财税处理[J].纳税,2014,0(11):54-57.
-
4每月事件[J].东南置业,2009(10):17-17.
-
5王达.土地征收后委托托管的土地收回和建筑物拆迁补偿[J].中国房地产,2013(4):8-11.
-
6资阳市开展土地收回成本审计[J].现代审计,2005(3):55-55.
-
7许扬帆.杭州土地储备静候央行新政策[J].政策瞭望,2003,0(8):16-17.
-
8王菊影.激情缔约新生活——记上海联洋土地发展公司总经理卫平[J].浦东开发,2003(5):46-47.
-
9王秀玲.考入高校承包地不应收回[J].农家致富,2005(18):48-48.
-
10徐聪.香港的“市区重建”[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10):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