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出处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33-635,共3页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参考文献5
1 张京梅,李培杰,曹雯,张立平,秦静,郭敏.急性首次Q波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3):159-161. 被引量:10
2 邓荷萍,王朝晖,董继华.人巨细胞病毒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及致病机制的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2):70-72. 被引量:15
3 刘宇,史晏海,李星涛,满欣,任淑芹,张月芹,范章云,耿同会.冠心病患者炎性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3):133-134. 被引量:16
4 徐晏,李坤清,邓宝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7):432-433. 被引量:19
5 徐晏,李坤靖,张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3):102-10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21
1 段长虹(译).C-反应蛋白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破裂的预报因子[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18(1):60-60.
2 舒先红 陈瑞珍 等.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人巨细胞病毒DNA[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3):168-169.
3 冯仁平.实用医学检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71-972.
4 [1]Liuzzo G,Biasucci L M,Gauinore J R,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 A protein in severe unstable angina.N Engl J Med,1994,331:417-424.
5 徐采朴,临床消化病杂志,1994年,3卷,32页
6 巴德年,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1998年,67页
7 舒先红,中华内科杂志,1996年,35卷,3期,168页
8 冯仁平,实用医学检验学,1996年,971页
9 段长虹,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年,18卷,1期,60页
10 董吁钢,黄文清,徐钟源,马虹,叶慧膺,曾熙兰,廖新学.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泵功能的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7,4(3):145-14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65
1 郑刚,刘兆昶.血清炎症标志物及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3):262-264. 被引量:8
2 李略,陈国雄,俞晓军,袁国裕.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879-879. 被引量:11
3 陈宋明,李玉光,王东明,林吉进.血红蛋白氧合酶-1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9):533-535. 被引量:5
4 薛辉,颜光涛,张凯,林季,王录焕,郝秀华,张晓娟,王晓辉.C反应蛋白酶联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11(3):154-157. 被引量:13
5 宋珍珠.C反应蛋白测定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2005,16(6):129-130.
6 刘华蓉,张乾伟.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7):800-800. 被引量:6
7 朱德宝.难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5例治疗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8):495-495. 被引量:2
8 刘南华,郑晓人,吴和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8B):2255-2256. 被引量:2
9 曾国群,唐秀丽,白美双,吴金风.善宁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6例[J] .武警医学,2005,16(8):633-634.
10 孙福山,孙立群.急性心肌梗死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6):945-946.
同被引文献100
1 李崇剑,高润霖,杨跃进,陈纪林.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570-573. 被引量:88
2 许俊堂,胡大一.华法林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刊,2004,39(10):43-45. 被引量:63
3 王卫明,单其俊,曹克将.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73-75. 被引量:52
4 叶雄伟,于小妹,王强,毕其华.急性心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梗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1):13-15. 被引量:14
5 葛智平,陈晓春.C反应蛋白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2):78-80. 被引量:37
6 张越,柯碧波,张力,董淑云,苏静怡,唐朝枢,周宝宏,马大龙.白细胞介素-8扩血管效应与内皮舒张因子的关系[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3,9(1):5-8. 被引量:14
7 王付彬.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5,3(4):294-295. 被引量:13
8 刘再宇,刘培敏,蔡影,孙磊.血清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2):5-7. 被引量:11
9 方臻飞,周胜华,胡信群,沈向前,祁述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粘附分子的变化[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2):215-217. 被引量:24
10 曾凯,陈良龙.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研究新进展[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2):201-203.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14
1 汤蓓.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评判中的价值[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4):23-25. 被引量:8
2 杨胜利,刘惠亮,何作云.炎症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9):570-573. 被引量:4
3 鲍智,朱军,陆丽萍.D-二聚体、Hs-CRP检测在华法林治疗2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391-1393.
4 鲍智,朱军.D二聚体、Hs-CRP检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6-57.
5 陆丽萍,朱军,沈华丽,鞠云枫,鲍智.华法林治疗2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 .淮海医药,2006,24(6):525-526.
6 孙红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2):146-147. 被引量:9
7 康海,杨军,方毅民,任法新,林绍霞.阿托伐他汀早期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PⅢNP、MMP-9、hs-CRP水平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8,48(7):1-3. 被引量:21
8 刘成加,朱红梅,钱龙.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近期预后意义[J] .内科,2008,3(3):354-355.
9 陈福生,肖长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31-133.
10 王飞鸣,李科民,陈向民,梅廷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09,7(6):596-59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69
1 禹红,禹鲁民.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国内内科应用近况[J]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1):70-71. 被引量:1
2 周心涛,雷明慧,向小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BNP、IL-6及CRP水平变化[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5):277-279. 被引量:4
3 鞠小春,朱名安,吕军,丁妍,曹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NP、IL-6及CRP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488-6489. 被引量:3
4 毛庆录,宋书凯,李敬田,王宇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h s CRP、MMP-9、IL-18的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08,48(28):9-10. 被引量:1
5 庞慧,宫海滨,张居洋,张光彩,黄文利,薛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J] .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20-1221. 被引量:20
6 彭朝权,邹丽媛,李翠芝,赵长林,张成喜,刘金来,陈璘.冠心病CD163和sCD40L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32-234. 被引量:1
7 索红亮,王硕仁,吴爱明,张冬梅,石凤芹.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分层及其中医证候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相关性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4):265-269. 被引量:6
8 罗起飞,陈文光.阿托伐他汀对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244-244.
9 熊振玲,侯常,朱云潇.妊娠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与褪黑素的检测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09,7(8):836-837. 被引量:5
10 刘军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变化[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87-1388. 被引量:1
1 欧永强,马国添,陈强,刘端绘.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75-1076. 被引量:5
2 郭红,陈洪波.不稳定心绞痛血清炎性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404-405. 被引量:18
3 周政,胡杰贵.支气管扩张剂合并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5):476-478. 被引量:16
4 吴艳.急性心梗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687-3688. 被引量:1
5 何煜,张琰,廖婷婷,龚俊.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 .华夏医学,2013,26(4):670-673. 被引量:6
6 田晓沂.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炎症标志物的临床意义[J]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2):166-166.
7 谭志辉.感染与冠心病[J] .广西医学,2003,25(4):562-565. 被引量:1
8 胡志成,陈韵岱,任艺虹.NF-κB在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5):304-307. 被引量:1
9 赵军,周斐昊.普罗布考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137-138. 被引量:1
10 谢威,赵旦,秦媛怡.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与炎症反应的影响[J] .华南预防医学,2010,36(4):7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