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运动点”加电针治疗中风后上肢不遂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2期59-59,共1页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同被引文献19
-
1刘扬,石葛明,谭会兵,苏海茜,祝总骧.大鼠膀胱经背段的神经解剖学特征——CB-HRP逆行示踪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10(3):212-214. 被引量:10
-
2张智龙.浅谈截瘫针刺治疗规律[J].中国针灸,2004,24(10):738-738. 被引量:2
-
3张仲锦.康复治疗结合电针穴位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0):779-779. 被引量:34
-
4孙忠人,孙远征,程为平,赵瑛,孙申田.脊髓前角逆行变性再生修复的针刺效应观察──前角细胞的光、电镜观察及酶学图像分析[J].中国针灸,1996,16(8):29-31. 被引量:11
-
5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6-110.
-
6戚其华.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针灸,2007,27(7):533-535. 被引量:17
-
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
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
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62.
-
10美国脊柱损伤协会,国际脊髓学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J].李建军,周红俊,孙迎春,等,译.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7):693-698.
引证文献3
-
1王文春,王倩,庞日朝,赵娟妮,王彧,田恬,柏玲,张安仁.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2,30(5):105-109. 被引量:6
-
2王文春,卢家春,王倩,庞日朝,赵娟妮,田恬,孙年怡,张安仁.“截瘫三联针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0):877-881. 被引量:19
-
3王文春,卢家春,江玥,庞日朝,呼永河,董超,王彧,孙年怡,李蓓,崔银洁,秦慧慧,刘素贞,刘建成,柯晓华,张安仁.针刺双下肢肌肉运动点治疗外伤性截瘫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3,41(12):29-31.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35
-
1钱玉林,王猛,史兆瑞,于涛.中西医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所致下肢运动障碍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6):111-113.
-
2张阳,曹江鹏,蔡兴慧,宋小鸽,唐巍.针刺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修复神经损伤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6):90-94. 被引量:25
-
3高洁,程立红,闵友江.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概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3):18-21. 被引量:8
-
4高二廷.截瘫三联针法在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5):161-163.
-
5柯晓华,王彧,张安仁,江玥,董超,王倩,张姗姗,陈莎莎,黄彬洋,龚思慧.“截瘫三联针法”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保护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5,35(6):585-589. 被引量:4
-
6汤峥冬.药物穴位注射联合常规针灸改善脊髓损伤运动与感觉功能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1):166-168. 被引量:6
-
7张云雪.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截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6):1789-1790. 被引量:2
-
8吕威,李志刚,姚海江,莫雨平,宋良玉,景泉凯,时素华.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2):1411-1414. 被引量:34
-
9解锦鼎,安宁,曹文慧,杨晓帆,李小苹.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3):34-36. 被引量:15
-
10刘永富,卢金平.针灸联合物理疗法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价值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4):166-167. 被引量:2
-
1吕寅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7):55-56. 被引量:21
-
2司明亮,赵品,樊艳玲.早期运动点按摩治疗面神经麻痹[J].按摩与导引,2000,16(4):28-29.
-
3马越.针刺“运动点”加电针法在中风后言语语言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2,30(10):37-38. 被引量:1
-
4陈德成,杨观虎,王富春,齐伟.试论阿是穴、压痛点和激痛点的关系[J].中国针灸,2017,37(2):212-214. 被引量:77
-
5李建波.针刺面神经点与运动点治疗面神经炎72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2):10-10. 被引量:5
-
6李军.中药活血膏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A1):56-57. 被引量:1
-
7柯晓华,葛杜鹃,王文春,庞日朝,袁青,秦慧慧,李蓓,刘素贞,刘建成,崔银洁,张安仁.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13-917. 被引量:10
-
8李蓓,王倩,江玥,陈燕,刘浩,张安仁.电针胫骨前肌运动点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7,19(1):20-21. 被引量:3
-
9丁勤能,李静,丁志清.中频电刺激运动点治疗特发性面瘫53例[J].河南中医,2014,34(10):2039-2040. 被引量:2
-
10王磊,于天源.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77-78.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