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生化标志物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出处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24
1 杨振华.肌酸激酶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上的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1992,72(1):51-54. 被引量:10
2 黄成垠 赵佩华 王庆敏.CK-MB及其总活性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性[J].临床检验杂志,1991,9(2):106-106.
3 黄高忠,陈思聪,张国元,许绍辉.CK-MM亚型改良检测法及其对心肌梗塞的应用[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2,7(2):67-70. 被引量:3
4 覃毅.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A蛋白对于预测严重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价值[J] .国外医学情报,1995(16):12-13. 被引量:1
5 王太东 刘桂芝.21 9例各种疾病检测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4):229-229.
6 赵广寅 李秀云.肝癌等五种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的观察[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12(1):49-49.
7 杨莉.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3):163-165. 被引量:84
8 王燕妮,符民桂,马西.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功能的变化[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11(4):214-215. 被引量:7
9 张炳勇,张善亮,伍学强,张建军,张文武,马改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5):276-277. 被引量:5
10 Carville DGM,Dimitrijeviv N,Wals HM,et al.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TPP):Marker of thrombosis earl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 Chem 1996;42:1537
二级参考文献7
1 符民桂,马西,纪卫东,卢阳.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测定及应用[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9):489-490. 被引量:27
2 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朱立红,李耀辉,王学锋,程寅琳,邵慧珍,张鲁,葛维成.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74. 被引量:318
3 杨振华,中华医学杂志,1992年,72卷,7页
4 王玻,中华医学杂志,1990年,70卷,401页
5 Yu Q,Leuk Lymphoma,1996年,21卷,85页
6 Sam Sorof. Modulation of mitogenesis by 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J] 1994,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3-4):317~336
7 贾永平,张寄南,杨笛,杨志健,马根山,朱铁兵,马文珠.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心绞痛患者危险度分层的关系[J]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20-22.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184
1 李秋,张文勇,胡咏梅,赵思勤,聂晓莉,吴涛,刘小蓉,王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探讨[J] .华西医学,2007,22(4):772-773.
2 郝燕琴,杨真真.实体肿瘤放、化疗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
3 王淑华.比较心肌蛋白谱与心肌酶谱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05,3(3):235-237. 被引量:1
4 梁广佳,王晓忠,周小梅.1500例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6,4(1):15-16. 被引量:9
5 陈燕侠,范幸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肌酸磷酸激酶关系的临床研究[J]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1,17(4):197-199. 被引量:1
6 黄文军,刘俊明,吴凌震,刘慧英,李辉,谢伟,高霞.冠心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J] .农垦医学,2002,24(5):338-339.
7 宋伟娜,谢伯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脏肌钙蛋白T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2000,28(1):9-11.
8 徐纪文.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3,0(5):47-47.
9 周立红,刘敏涓,刘泽霖.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的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1999,6(3):101-103.
10 赵向阳,亢秀英.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动态变化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2):164-165. 被引量:2
1 张晓倩,廖琳.在代谢综合征和冠心病患者中。尿酸是肾功能不全与炎症、高凝状态之间的关联因素[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2):1560-1560. 被引量:1
2 杨绍基.病毒性肝炎诊治进展[J] .新医学,2003,34(5):281-283. 被引量:4
3 张光发,林丽妍,叶雯.多发伤患者心肌酶学检测意义探讨[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4):329-330. 被引量:1
4 李恒孚.钙拮抗剂临床应用概况[J] .职业与健康,2002,18(8):144-146. 被引量:1
5 彭猛,顾宁.“补肾法”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概况及理论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160-162. 被引量:2
6 韦正步.小檗碱临床应用概况[J] .西北药学杂志,1998,13(4):178-179. 被引量:9
7 赵亚莉.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概况[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4(7):61-62.
8 陈仕荣,王昌才.人恶性疟原虫DNA探针的研究和现场应用概况[J] .广东医学,1990,11(6):42-44.
9 杜文婷,刘萍.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概况[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17-1120. 被引量:9
10 孙陶.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具体应用概况和临床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0(7):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