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被引量:
2
Socialist Cultural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类历史加剧了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与进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 ,也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因此 ,我们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必须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联系起来。
作者
康凤云
机构地区
武汉科技学院社科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Socialism Studies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中国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D261.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1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政治报告[R].中共十五大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
江泽民.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J]
.党的文献,2000(1):5-8.
被引量:5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t人民出版社,1972.32,17,40,35,72,49,25.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252,367,373,283,382,265,377,375,377.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李丽.
当下抗战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研究——基于和平文化的视角[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6):67-69.
被引量:4
2
李丽.
和平文化视阈下新世纪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战争暴力叙事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3):30-3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17
1
卢春雷.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哲学意蕴[J]
.理论探索,2004(4):14-16.
2
陈始发.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现代化理论[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87-89.
3
孙运福.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改革稳定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8-11.
4
李爱华.
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关系准则——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周年[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93-97.
被引量:1
5
翟岩,张云鹏.
推倒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神像重开哲学之思——简析海德格尔及其《形而上学导论》[J]
.北方论丛,2004(4):113-116.
6
徐忠麟,宋金华.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新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79-83.
7
胡敏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种主导价值观的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4(4):27-29.
8
别红暄.
论中原农村政治认同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5):24-27.
被引量:2
9
刘平斋.
邓小平与1975年的整顿[J]
.社会科学研究,2004(5):11-14.
被引量:1
10
丁云亮.
社会分层视野中的个人[J]
.社会科学辑刊,2004(5):47-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樊莹.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5):11-15.
被引量:39
2
王逸舟.
树立世纪之交的国家安全观[J]
.瞭望,1999(37):23-24.
被引量:22
3
陈雪英,魏里亚.
邓小平首倡“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J]
.世界知识,2000(9):24-2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崔磊.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4(4):150-151.
2
何娅昀,黑子栋.
中国经济安全的潜在威胁和应对策略[J]
.经济视角(中),2011(5):8-8.
1
金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J]
.改革与开放,2014(11):18-19.
被引量:1
2
姚兵,雷三容.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6(3X):155-156.
3
曹和修.
以人为本的文化创新新思路探析[J]
.社科纵横,2013,28(7):12-15.
4
刘明君.
扩展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新著《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读后[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115-116.
5
张桂芳.
互联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2002(6):54-59.
被引量:1
6
贺文华.
论丝路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关联[J]
.湖南社会科学,2016(6):23-26.
被引量:2
7
涂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全球化视角[J]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34-137.
被引量:1
8
谭文华.
技术进步与文化创新——基于技术进步视野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探析[J]
.理论月刊,2013(12):76-79.
被引量:6
9
张献忠.
论文化创新[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S1):71-74.
被引量:1
10
谢安国.
高举党的精神旗帜 建设中国先进文化[J]
.安康师专学报,2002,14(3):7-9.
被引量:2
社会主义研究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