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粮食问题 ,在总结过去育种经验的基础上 ,本着生态育种战略决策 ,50年代开展选育种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开创以耐肥抗倒为主导的“矮化育种”工程 ,育成了人工杂交创造的矮秆类型广场矮等新品种 ;70年代开创以有效地提高光合效率为主导的“丛化育种”工程 ,育成了桂朝和双桂等名种 ;80年代根据我国国情的迫切需要 ,开创以“早长”孕大穗为主导的“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 ,育成了具有优异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点的超高产品种特青 ,其后又育成胜优等品种 ;90年代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以“根深”提高结实率和充实度以及为优质遗传特性的表达提供丰富的营养为主导 ,率先开创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工程 ,它是前一工程的延伸 ,培育出富有生态针对性的优异品种类型 ,并逐步完善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而为提高农民种田的综合效益更锐意选育和积累多种纯合目标优势综合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效益、超优势稻。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共5页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