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Journalism Lover
同被引文献39
-
1李金铨.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2):38-43. 被引量:31
-
2方汉奇.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公报(上)[J].青年记者,2005(12):12-13. 被引量:6
-
32009年9月16日方汉奇先生复刘泱育电邮.
-
4谢国明.《“小骂大帮忙”新论》[J].新闻学刊,1988,.
-
52009年9月17日方汉奇先生致刘泱育电邮的附件--《<大公报>的历史地位》一文.
-
6方汉奇.《再论<大公报>的历史地位》,见方汉奇主编:《<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1页.
-
7方汉奇.《新记<大公报>史稿序》,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1994年,序言第1页.
-
8方汉奇.《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序》第1页,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
9《怎样评价胡政之》,收入《方汉奇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
10《怎样评价胡政之》,《方汉奇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王井怀,孙波.“小骂大帮忙”文人论政的一种体现[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5):238-238.
-
2徐冠华.《大公报》与“小骂大帮忙”[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32-34. 被引量:1
-
3刘泱育.方汉奇先生与《大公报》相关研究的继思[J].国际新闻界,2010,32(1):92-95. 被引量:2
-
4刘泱育.方汉奇先生与中国新闻史学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9):223-227. 被引量:1
-
5李理.略论《大刚报》的“大骂小帮忙”[J].国际新闻界,2010,32(10):106-113.
-
6周亚军,陈继静.试论范长江与《大公报》的分离[J].国际新闻界,2011,33(7):88-94. 被引量:6
-
7田立忠,冯志军.《大公报》副刊(津版时期)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2):94-95. 被引量:4
-
8刘泱育.方汉奇先生治学思想述要[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2):4-5. 被引量:1
-
9刘宝珍.新记《大公报》特色综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6):140-146. 被引量:1
-
10郭恩强.概念、语境与话语:“小骂大帮忙”使用之流变[J].新闻大学,2016(1):29-38. 被引量:3
-
1孟小军.着力推动创新文化建设[J].党政干部参考,2016,0(22):20-20.
-
2罗以澄.类型化:广播的市场突围之道[J].中国广播,2009(3):1-1. 被引量:5
-
3欧玉成.坚持国际新闻报道的正确导向[J].中国记者,1997,0(1):21-23. 被引量:1
-
4李韦.尊重他人隐私 避免笔墨官司[J].记者摇篮,2002(12):39-39.
-
5指导我国新闻工作阔步前进的纲领[J].中国记者,1990(1):1-1. 被引量:1
-
6孙宏云.试论民国前中国资产阶级革新派的社团政党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73-80.
-
7谢国明.论新记《大公报》的“四不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3):89-101. 被引量:3
-
8孙建兵.媒体人的学养与调查研究探析[J].大陆桥视野,2010(06X):69-69.
-
9肖武.历史的见证 逻辑的必然[J].出版参考,2004(34):14-14.
-
10邵京起.研读江泽民关于编辑工作的论述[J].编辑之友,1998(4):2-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