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沙地植被演替研究成果综述
被引量:
12
Summarizing Study Achievement of Vegetation Succession on the Sand Lan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生态学领域 ,演替理论的研究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沙地植被由于其特殊的生境 ,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使得人为干预对演替方向的改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尊重演替的自然规律 。
作者
陈生永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关键词
植被演替
沙地
顶极群落
综述
分类号
Q948.154 [生物学—植物学]
Q948.44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25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6
参考文献
11
1
常学礼,赵学勇,李胜功,韩天宝.
差不嘎蒿在科尔沁沙地草场植被中的作用[J]
.中国沙漠,1996,16(1):27-31.
被引量:22
2
申元村,陆永华.
盐池半荒漠风沙区草场演替及定向改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2):62-69.
被引量:2
3
刘家琼,邱明新,杨,石庆辉.
沙冬青植物群落研究[J]
.中国沙漠,1995,15(2):109-115.
被引量:34
4
张龙生.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人工植被演替研究[J]
.中国沙漠,1994,14(1):79-82.
被引量:12
5
赵雪.
豫北沙地次生植被类型及其演替[J]
.中国沙漠,1993,13(2):37-43.
被引量:3
6
郑海雷,黄子琛,董学军.
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牛心朴子生理生态学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2,16(3):197-208.
被引量:20
7
徐德成.
胶东海岸的沙生植被[J]
.生态学杂志,1991,10(4):58-61.
被引量:11
8
梁玉莲.
内蒙锡盟桑根达来3600年来的植被及环境演变[J]
.中国沙漠,1991,11(2):33-38.
被引量:12
9
李进.
差不嘎蒿的分布及其在天然植被演替中的地位[J]
.中国沙漠,1991,11(2):55-60.
被引量:23
10
张柏忠.
北魏至金代科尔沁沙地的变迁[J]
.中国沙漠,1991,11(1):36-43.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团体著者,文物,1987年,11期
2
武家昌,北方文物,1986年,1期
3
团体著者,考古,1986年,10期
4
张柏忠,文物,1985年,3期
5
团体著者,考古,1984年,2期
6
张柏忠,文物,1983年,9期
7
姜念思,文物,1982年,7期
8
匿名著者,全辽文,1982年
9
段一平,内蒙古通辽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期
10
段一平,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2期
共引文献
152
1
张进虎,丁峰,张慧雯,何坤德,马曙光.
天然沙冬青种群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特征[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2):14-20.
2
史小栋,尹嫚,鲍文东,米志英,汪季.
浑善达克沙地防风固沙林及围栏封育效益分析--以正蓝旗项目区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68-72.
被引量:3
3
武健伟,鲁瑞洁.
中世纪暖期浑善达克沙地空间格局与景观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z1):110-113.
被引量:6
4
董玉祥,刘毅华.
我国沙漠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1993,12(2):94-102.
被引量:12
5
丁国栋.
区域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的指示性及盖度分级标准研究——以毛乌素沙区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58-160.
被引量:61
6
王蕾,哈斯.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8-14.
被引量:19
7
何军,许兴,李树华,米海莉,张源沛,赵天成,马有明.
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叶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594-1598.
被引量:35
8
何兴东,高玉葆,赵文智,丛自立.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圆环状分布成因地统计学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512-1516.
被引量:25
9
何兴东,高玉葆,刘惠芬.
重要值的改进及其在羊草群落分类中的应用[J]
.植物研究,2004,24(4):466-472.
被引量:57
10
王继和,马全林,杨自辉,刘虎俊,詹科杰.
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逆转植被的时空格局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沙漠,2004,24(6):729-733.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259
1
孙凤华,吴志坚,杨素英.
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J]
.生态学杂志,2006,25(7):779-784.
被引量:103
2
蔡晓布,张永青,邵伟.
藏北高寒草原草地退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土壤,2007,39(6):855-858.
被引量:47
3
吕世海,卢欣石.
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化植被生物多样性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06,28(4):6-10.
被引量:26
4
许志信,李永强,额尔德尼,李华.
草原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演替情况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草业,2002,14(3):10-13.
被引量:13
5
王艳,杨剑虹,潘洁,李哲.
川西北草原退化沙化土壤剖面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92-95.
被引量:9
6
陈云云,谢应忠.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动态特征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04,25(1):21-24.
被引量:10
7
安志敏.
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J]
.考古学报,1978(3):289-316.
被引量:85
8
浦汉昕.
呼伦贝尔盟的沙地植被及草场特性[J]
.资源科学,1986,16(4):78-85.
被引量:6
9
巨天珍,朱艳,陈学林,杨永利.
兰州地区植被的历史演替[J]
.西北植物学报,1997,17(6):62-66.
被引量:5
10
张平仓,王文龙,唐克丽,高学田.
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及其对环境影响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1994,1(4):35-4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2
1
马长明,袁玉欣.
国内外退耕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4):24-27.
被引量:23
2
赵慧颖.
呼伦贝尔沙地45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817-1821.
被引量:39
3
徐永明,吕世海.
风蚀沙化对草原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4):133-137.
被引量:12
4
郭帅,赵宏霞.
恢复生态学领域的植被演替研究综述[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3):59-63.
被引量:4
5
郭帅,赵宏霞.
基于生态恢复的植被演替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80-19382.
6
赵改红,旦增塔庆,魏学红.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沙化特征的研究进展[J]
.草原与草坪,2012,32(5):83-89.
被引量:10
7
程积民,井赵斌,金晶炜,高阳.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草地恢复与利用过程研究[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44(3):267-279.
被引量:32
8
叶瑶,全占军,肖能文,韩煜,王琦,付梦娣,李俊生.
采煤塌陷对地表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5):736-744.
被引量:17
9
徐霞,成亚薇,江红蕾,李霞,刘颖慧.
风速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7,37(12):4289-4298.
被引量:10
10
刘淑娟,袁宏波,刘世增,马剑平.
青土湖水面形成过程的荒漠植物群落演替[J]
.生态科学,2017,36(4):64-7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6
1
吴建国,周巧富,李艳.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435-439.
被引量:9
2
张海峰,彭鸿,陈存根,张小林,廖纯艳.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弃耕地草本植被演替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5):973-978.
被引量:11
3
程冬兵,蔡崇法,孙艳艳.
植被恢复研究综述[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2):24-26.
被引量:20
4
程冬兵,蔡崇法,孙艳艳.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探讨[J]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5):7-14.
被引量:13
5
韦兰英,上官周平.
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06,26(11):3740-3748.
被引量:58
6
何亚平,费世民,蒋俊明,陈秀明,余英,朱维双,王帅.
川南几种竹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6):7-13.
7
温继文,李道亮,白金,孙文光.
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体系的构建[J]
.中国水土保持,2007(3):22-25.
被引量:14
8
DU Xiong,ZHANG Li-feng.
Succession and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Ecosystem Productivity in the De-farming Area of the Ecoton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orth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8,7(4):487-496.
9
李生,张守攻,姚小华,任华东.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3):384-389.
被引量:11
10
韩新辉,杨改河,徐丽萍,张笑培,杜英.
黄土高原林(草)生态工程作用机理及模型验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7):118-126.
被引量:3
1
《生理学报》“国家科学基金成果综述”栏目征稿启事[J]
.生理学报,2007,59(6):864-864.
2
《生理学报》“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综述”栏目征稿启事[J]
.生命科学,2007,19(6):606-606.
3
韩志富,宋文,王继纵,汤娇,孙亚东,佘继,刘婷婷,刘培源,胡泽汗,柴继杰.
植物受体激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综述[J]
.中国科学基金,2016,30(6):494-500.
4
史东梅,邹受益.
人工固沙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J]
.干旱区研究,1999,16(2):20-24.
被引量:5
5
韦玮,李胜男,郭嘉,朱耀军.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筛选试验设计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13(5):142-146.
被引量:1
6
杨东山,邓为,樊娜娜,赖良学.
体细胞核移植诱导的表观遗传学变化[J]
.生命科学,2009,21(3):363-369.
被引量:1
7
那些“吃不完的”入侵物种[J]
.少先队员(知识路),2015,0(3):10-11.
8
苏东凯,周永斌,代力民.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498-501.
被引量:11
9
刘井元,杜红,田耕百,余品红,王身文,彭红.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Distributions of Small Mammals in Different Sample Plot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Wuling Mountains[J]
.Zoological Research,2008,29(6):637-645.
被引量:13
10
姚方.
谈植物生长环境的生物入侵及调控[J]
.全国商情,2010(21):103-104.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