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缺磷基因型的变异和在水稻改良时的开发潜力
-
1廖伏明.IRRI水稻改良的新趋向[J].杂交水稻,1995,10(4):34-36.
-
2郑康乐,黄宁.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前景[J].遗传,1997,19(2):40-44. 被引量:49
-
3湖南省农业科学院[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
-
4马洪爱,马洪文,殷延勃,陈晓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07,48(4):43-44. 被引量:3
-
5王忠华,舒庆尧,夏英武.基因工程在水稻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1999,15(2):5-8. 被引量:28
-
6潘学彪,RushMiltonC.两个水稻改良抗源对纹枯病抗性的遗传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18(2):1-6. 被引量:17
-
7万华.深水水稻改良品种[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5(11):13-14.
-
8张廷兵,杨树华,李四清,胡小琼.水稻改良强化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07,1(6).
-
9毛昌祥.国际水稻研究所鸟瞰[J].世界农业,1988(2):40-40.
-
10谢克斌,邓海军,谭志雄.我国水稻高产育种之浅见[J].中国农业信息,2014,26(6S):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