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乌梅丸为汉代医家张仲景首创,在《伤寒论》和《金 匮要略》中用以治疗蛔厥、久利。乌梅丸方共由十味药组成、从药性上讲,既有寒性的黄连、黄柏,又有热性的附子、干姜、细辛、桂枝,可谓寒热并用;从药性上看,既有辛味之细辛、蜀椒、干姜,又有苦味之黄连、黄柏,还有甘味之人参、当归、白蜜,更重用酸味之乌梅,可称辛甘酸苦合用;从药效上论,苦寒、辛热之品同用,又与甘缓、酸收之剂共煎,诸药合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