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功能食品配料──新型低聚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功能食品配料──新型低聚糖尤新(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北京,100027)近年来,功能性健康食品,在日本十分流行,在这些功能性食品配料中,比较重要的有食物纤维(可溶性纤维)、低聚糖、糖醇钙、钙吸收剂、铁、β-胡萝卜素、DHA等。用这些配料生产...
作者
尤新
机构地区
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
出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5年第4期17-20,共4页
China Food Additives
关键词
功能食品配料
新型低聚糖
低聚异麦芽糖
特性
低聚龙胆糖
分类号
TS20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1
1
沈通一,秦环龙.
益生菌对肠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4):242-246.
被引量:27
2
金其荣,徐勤.
大豆低聚糖生产、生理功能及其应用[J]
.食品科学,1994,15(11):7-12.
被引量:53
3
乔为仓,张涛.
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与应用[J]
.饮料工业,2005,8(2):4-7.
被引量:24
4
尤新.
功能食品配料──新型低聚糖[J]
.食品科学,1995,16(11):41-44.
被引量:21
5
江波,王璋.
低聚果糖── 一种具有优越生理学特性的新型食品甜味剂[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1995,14(2):183-186.
被引量:22
6
井明艳,赵树盛.
益生素和益生元在营养和健康中的新观念[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4):93-98.
被引量:5
7
胡学智.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制造概要[J]
.工业微生物,1997,27(1):30-39.
被引量:64
8
ANAND S K,SRINI VASAN R A,RAO L K,et al.Antibactefi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bifidobacterium bifidum-I[J].Cuhured Dairy Products J, 1984(19) :6-8.
9
FOOKS L J, GIBSON G R.Probiotics as modulators of the gut flora[J].Br J Nutr,2002,88 ( 1 ) : 39-49.
10
郑建仙,耿立萍.
功能性低聚糖析论[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3(1):39-46.
被引量:141
引证文献
5
1
徐洲,张超,魏琴,张运芳.
低聚糖在改善胃肠功能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57-358.
被引量:6
2
李小宁,胡启之,沈逵,刘协,包六行,黄静.
双歧杆菌口服液对小鼠肠推进及肠道平滑肌的影响[J]
.江苏预防医学,1999,10(4):53-54.
3
夏邦旗.
新型功能食品——异麦芽低聚糖[J]
.西部粮油科技,2000,25(1):33-35.
被引量:2
4
陈军明,陆唯哲,张汁.
无糖肉松的加工工艺[J]
.肉类工业,2014(1):7-8.
被引量:6
5
岳振峰,陈小霞,彭志英,赵谋明.
功能性低聚糖分离纯化方法概述[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1,22(1):89-9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滕超,查沛娜,曲玲玉,肖林,焦章君,李秀婷.
功能性寡糖研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1):123-130.
被引量:7
2
刘宗利,王乃强,王明珠,王彩梅,杨海军.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在功能糖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23(S1):200-204.
被引量:10
3
钟振声,王文铂.
用离子交换树脂祛除低聚糖中的葡萄糖[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4):36-37.
被引量:2
4
冯振宁,钟振声,王文铂.
用离子色谱法提纯低聚糖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04,31(4):38-39.
被引量:6
5
刘红梅,袁淑杰,吕红涛,王广玉.
膜法处理黄姜加工废水实验研究[J]
.河北化工,2006,29(7):60-63.
被引量:7
6
张闪闪,汪立平,王锡昌.
利用大豆浓缩蛋白乳清制备水苏糖的发酵条件[J]
.大豆科学,2008,27(1):137-140.
被引量:4
7
田娟娟,崔元峰,白志明,王哲.
从大豆糖蜜中分离低聚糖的研究[J]
.中国油脂,2008,33(4):71-73.
被引量:2
8
王文侠,刘晓艳,宋春丽,薛小莱.
微生物发酵法纯化功能性大豆低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1,36(4):27-31.
被引量:7
9
刘宗利,王乃强,王明珠,王彩梅,杨海军.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在功能糖生产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2(3):70-73.
被引量:9
10
王滨奎.
日本低聚糖状况分析[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3):209-209.
被引量:1
1
尤新.
功能食品配料──新型低聚糖[J]
.食品科学,1995,16(11):41-44.
被引量:21
2
汪多仁.
低聚异麦芽糖的工艺开发[J]
.中国饲料添加剂,2007(7):30-32.
3
陈瑞娟.
新型低聚糖的介绍[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3,19(2):82-90.
被引量:79
4
徐雅琴.
功能性甜味剂——新型低聚糖[J]
.杭州食品科技,1998(4):6-8.
被引量:4
5
王桐,石丽花,徐宏楠,陈惠.
功能食品配料——葡萄籽提取物的综合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19(4):48-51.
被引量:5
6
夏耕田,高步先,曹德康,李吉平,郝黎明.
新型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及其酶促合成[J]
.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2003,6(3):9-11.
7
徐雅琴,张永忠.
功能性甜味剂─新型低聚糖[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7,13(3):18-20.
被引量:1
8
邹辉.
低聚龙胆糖的酶法生产技术[J]
.食品信息与技术,2004(7):50-50.
9
邹辉,黎锡流,罗明姬.
低聚龙胆糖的酶法生产技术[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3):97-101.
被引量:10
10
尤新.
功能性低聚糖[J]
.中国食品用化学品,1999(3):1-5.
被引量:13
中国食品添加剂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