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同被引文献14
-
1陈鹏飞.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83-84. 被引量:1
-
2张幼文 等.中国与APEC分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9-153.
-
3朱建国,苏涛,王骏翼.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初探[J].世界经济文汇,2001(1):62-65. 被引量:8
-
4李铁映.全球化条件下的东亚经济与中国[J].世界经济,2001,24(8):3-7. 被引量:6
-
5王积业.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战略性调整[J].宏观经济研究,2002(2):7-12. 被引量:10
-
6宋德玲,李光辉.加强东亚区域合作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J].国际经济合作,2002(5):27-31. 被引量:7
-
7刘子愈.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1):56-60. 被引量:6
-
8周毓萍.我国工业化阶段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02,18(2):2-5. 被引量:3
-
9樊纲.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产业发展战略[J].经济界,2002(5):16-21. 被引量:5
-
10日本经济结构调整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2(10):56-5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7
-
1金成晓,王猛.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J].管理观察,2008(Z1):199-200. 被引量:6
-
2蒋瑛,郭砚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双边贸易关系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5(5):38-43. 被引量:3
-
3杨永红.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分工基础及体系构建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5,21(12):163-167. 被引量:2
-
4陈永志.马克思服务劳动理论与当代服务劳动的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8(5):1-6. 被引量:5
-
5陈永志.当代服务业的发展与马克思服务劳动理论的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2-27. 被引量:4
-
6陈永志,张美涛.当代服务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国际价值的影响与启示[J].经济学家,2014(11):66-72. 被引量:1
-
7陈晓珊.中日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分工地位的演进特征及差异比较——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7(7):103-113. 被引量:14
-
1张礼卿.用系统论观点看全球经济一体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6):13-16. 被引量:2
-
2领导干部应树立的十个新观念[J].中国职工教育,2009(3):53-53.
-
3中国已经具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J].共产党员(河北),2016,0(20):45-45.
-
4本刊综合.陈武:统筹谋划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J].广西经济,2015,34(10):15-15.
-
5王长喜,葛金田,李晓东.从系统论观点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J].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2003,16(3):100-103.
-
6黄公勉.以系统论观点统率国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J].福建经济,1993(12):16-17.
-
7杨先举,吴培良.素质·整顿·效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4,4(1):32-36.
-
8郜同善,张进文,吕淑英.县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需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1994(A12):71-72.
-
9吴光炜.关于菏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问题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28(5):5-9.
-
10"浙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研究"课题组,杨祖增.新结构 新产业 新优势 新动能[J].浙江经济,2015(20):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