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及创新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Discussions on Several Issues of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s and Its Management
出处
《农业科技管理》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7
-
1张淑华,方华.企业组织氛围与组织隐性知识共享之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383-387. 被引量:51
-
2产业联盟与高新区发展[J].企业研究报告,2006(8). 被引量:1
-
3王纬,梁嘉骅.产业联盟组织形态的实证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8):118-120. 被引量:8
-
4梁嘉骅,王纬.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态——产业联盟[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42-46. 被引量:17
-
5张海生.我国产业联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成果,2007(11):7-9. 被引量:6
-
6马骏.产业联盟与企业创新[J].深交所,2007(6):38-40. 被引量:1
-
7陈卫国.长三角地区国有文物商店产业联盟之构想[J].东南文化,2007(4):86-88. 被引量:1
-
8Pervaiz K,Ahmed.Culture and climate for innov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8, (1):30-43.
-
9[奥地利]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10孙文娟.低迷期企业的创新之困[EB/OL].http://money.163.com,2009-11-08.
二级引证文献7
-
1张文健.对我国当前宏观调控形势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2(4):168-172. 被引量:1
-
2杨小玉.农业产业联盟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村,2012,28(7):8-10. 被引量:4
-
3吕素昌.浅析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2,25(12):80-81.
-
4孙立媛,邓三鸿.企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研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2):230-235. 被引量:13
-
5胡凌凤.煤炭产业联盟必要性分析及博弈论证[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6):21-22.
-
6谭章禄,胡凌凤.建立中国煤炭行业产业联盟创想[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9):89-91.
-
7赵翔.“双脑”组合在创新中的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9,29(5X):20-23.
-
1李燕君.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J].经济视野,2014,0(21):166-166.
-
2文洁.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6(14):50-50. 被引量:1
-
3刘洋洋.小议如何加强企业创新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29):40-40.
-
4孙禄明.新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祖国(教育版),2014,0(8):327-327.
-
5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J].中国有色金属,2016,0(17):23-23.
-
6创新与总经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10).
-
7工信部: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6,0(22):8-8.
-
8周金秋.企业管理中加强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7X):100-100. 被引量:1
-
9车驾明,房晓莉.世界发达企业创新管理录[J].山东对外经贸,2000(8):34-38.
-
10崔斌,呼跃军.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创新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2(11):76-7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