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英汉动物词联想意义异同
被引量:
9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ulture Sense Between Animal Vocabular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导致英汉动物词文化意义异同的因素。指出英汉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异”远多于“同” ,说明各种语言都存在着某些独特的无法相互取代的部分。因此 ,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
作者
高丽新
许葵花
机构地区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0-62,共3页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宗教信仰
语言
文化
动物词
英语
汉语
联想意义
比较研究
神话传说
生产活动
生态环境
社会风俗习惯
文化差异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吴有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40-150.
2
钟良弼.
从“蟋蟀”和“杜鹃”看词语的文化传统[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1):7-12.
被引量:46
3
喻云根,张积模.
英汉动物词的比较与翻译[J]
.外语研究,1992(3):57-6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55
1
刘宗秀.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
.科技资讯,2008,6(23):213-214.
2
杨竹芬.
“杜鹃鸟”与“Cuckoo”的国俗语义比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5):46-48.
3
谭占海.
英汉词汇中表动植物名词的文化负荷[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3):45-47.
被引量:2
4
梁晓冬.
也谈中英诗歌中“蟋蟀”与“杜鹃鸟”的文化内涵[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2):81-84.
被引量:4
5
郭文涛.
从美学角度看英语比喻的对等翻译[J]
.外国语,1993,16(1):31-35.
被引量:11
6
祝钰.
翻译策略中的“归化”与“异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277-278.
被引量:2
7
龚怡.
拟声词在现代英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S4):42-44.
被引量:1
8
单文波.
英语习语比喻的民族性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575-577.
被引量:2
9
张晓青.
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德文化差异[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8(1):73-76.
被引量:1
10
盛维.
论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4):70-7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7
1
龙元祥,李芦生.
刍议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翻译策略[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06-110.
被引量:4
2
彭秋荣.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
.中国科技翻译,2001,14(1):30-33.
被引量:58
3
冯建文,刘晓晖.
谈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J]
.社科纵横,2003,18(3):81-83.
被引量:15
4
谭占海.
英汉词汇中表动植物名词的文化负荷[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4(3):45-47.
被引量:2
5
乐金声.
论英汉翻译中的形象转换[J]
.中国翻译,1998(4):16-19.
被引量:32
6
喻云根,张积模.
英汉动物词的比较与翻译[J]
.外语研究,1992(3):57-60.
被引量:8
7
张洋.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50-51.
被引量:1
8
蔡薇.
英汉动物习语喻体的比较[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8,11(S1):79-80.
被引量:2
9
陈琳霞.
数字习语的转义及翻译[J]
.上海翻译,1999,0(3):15-18.
被引量:5
10
谢丽.
试析汉英中与动物有关词语的语义比较[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98-10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杨永芳.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2):67-68.
被引量:2
2
郑晓磊.
动物俗语体现的民族文化差异[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2):149-149.
被引量:1
3
蔡新芝.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含义对比分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73-76.
4
张本东.
从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看英汉文化的异同[J]
.内江科技,2007,28(9):71-71.
被引量:1
5
熊杰,于慧.
近十年我国从英汉语言对比层面研究英美文化综述[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122-124.
被引量:3
6
曾熙娟.
从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文化差异[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8-29.
7
林晶.
中西“牛、马”文化内涵差异探究及翻译策略[J]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4):48-50.
被引量:1
8
刘方荣.
鸟类词汇在中英文化联想意义上的差异[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60-62.
被引量:1
9
刘启迪.
陪义的民族性研究——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J]
.柳州师专学报,2014,29(6):36-3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国芬.
从欣赏《呼啸山庄》来剖析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点[J]
.山花(下半月),2010(10):131-133.
被引量:3
2
乐俊蓉.
透视《圣经》剖析欣赏国外文学[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05-106.
被引量:4
3
沈微,董梅,魏珉.
小儿肝肿大93例临床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117-118.
被引量:3
4
郑芫.
中英文化差异在品牌翻译中的体现——以福建品牌英译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1):273-274.
5
郭凤先.
在初中开设“英美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探微[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64-64.
被引量:2
6
苏梓轩.
俗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究[J]
.传媒论坛,2018,1(15):173-173.
7
赵芬艳.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4):150-152.
8
陈燃.
生肖文化元素在衍纸文创设计中的延展与运用[J]
.天工,2022(10):27-29.
被引量:2
9
樊文霞.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of Anima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J]
.青年文学家,2009(20):262-263.
1
陈彩芳.
英汉习语意义异同探析[J]
.英语知识,2008(6):8-9.
2
罗芝霞.
试论中日味觉词的异同——以“甘い”和“甜”为中心[J]
.科教文汇,2016(3):176-177.
3
张永宁.
《说文解字》互训词三例辨释[J]
.北方文学(下),2012(8):120-121.
被引量:2
4
曹蕾.
英汉“红”之情感隐喻意义对比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7):114-116.
被引量:1
5
司彩玲.
从动物词的文化内涵看英汉文化的异同[J]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28-30.
被引量:2
6
成方志.
汉英对应词联想意义异同初探[J]
.滨州学院学报,1998,19(1):40-43.
被引量:1
7
矫福军,董明会.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4):59-61.
8
马生仓.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原因探究[J]
.中国报业,2012,0(04X):40-41.
9
王绍志.
浅谈日常英语交际中出现的误区[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8(7):115-115.
10
王爱萍.
语言和文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2):98-99.
被引量:4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