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被引量: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意义、现状作了分析 ,着重对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作者
季诚钧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出处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5-60,共6页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师院校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分类号
G65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189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33
参考文献
5
1
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2
黄慧英等.通识教育之理念、课程结构与体制的关系[C].华人地区大学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
3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论:批判与建构[C].华人地区大学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办公室出版.
4
李金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之实例研究[J].通识教育季刊,2000,.
5
贾永生.简析“哈佛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201(4):9-11.
共引文献
113
1
冯保庆,杨林.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
.时代文学,2009(2):176-177.
2
郭旭.
论大学通识教育[J]
.文教资料,2007(32):137-139.
被引量:8
3
樊习英,袁彬,李安英.
构建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1-3.
被引量:6
4
宋彩萍,王丽平,王静.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7-12.
被引量:9
5
徐辉,季诚钧.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8):61-65.
被引量:52
6
蔡映.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76-79.
被引量:110
7
王平.
作为社会职业的音乐教师[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118-120.
被引量:4
8
陈小红.
汕头大学学生通识教育的调查及分析[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4):70-73.
被引量:14
9
张胜军,王琰春,陶海生.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128-131.
被引量:6
10
王平.
竞赛法在成人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1):56-57.
同被引文献
189
1
刘当远.
加强通识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5-16.
被引量:6
2
张寿松.
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0):12-14.
被引量:52
3
黄以琳,文铭.
加强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性人才[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53-955.
被引量:2
4
黄崴.
论教育学类专业模式的改造[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0):43-48.
被引量:28
5
黄少华.
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沟通——兼评斯诺论“两种文化”[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2):69-75.
被引量:1
6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被引量:910
7
刘花元.
加强通识教育,深化大学教学改革[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3):115-119.
被引量:12
8
郭晓明.
论师专当前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1):49-52.
被引量:9
9
张凌江.
师专课程须走出学科中心的误区[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1):53-56.
被引量:6
10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引证文献
34
1
吴新中.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72-75.
被引量:9
2
杜友坚.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通识教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04(3):80-82.
被引量:1
3
杜友坚.
在成人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施通识教育的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4(7):79-81.
4
庄梅兰.
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调整[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1-3.
被引量:3
5
张胜军,王琰春,陶海生.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128-131.
被引量:6
6
应若葵.
新时期师范院校通识教育探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102-104.
被引量:1
7
崔成学,俞爱宗.
中日韩三国高师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7):43-47.
被引量:3
8
梁建忠.
高师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思想的建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9):67-68.
被引量:2
9
刘伟辉,陈铖.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与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07(5):115-117.
被引量:11
10
卜洁,胡涌,柳小玲.
我国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6):4-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3
1
赵明仁,林乐桐.
教师实施跨学科学习中的挑战与对策[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3):129-135.
被引量:1
2
甘雪慧,甘月文,陆一琼.
通识课课程定位及教师的角色转换——社会学与日常生活通识课教学探微[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34-38.
被引量:2
3
林利民,韩国海.
我国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研究动态与演进趋势——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38(4):12-17.
4
唐如前.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01-102.
被引量:4
5
王全乐,唐新格.
骨干教师培训与地方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04-105.
被引量:3
6
杨少卿.
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东风 推动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变革[J]
.文教资料,2008(13):198-201.
7
李辉.
通识教育下的微积分教学探讨——引导学生从传统学习到自主学习[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2):187-189.
被引量:1
8
魏军锋.
高等师范学院通识教育的角色与定位[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4):22-23.
被引量:1
9
谭广慧,金英学,马晓春,赵雪峰,李冰.
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4):58-59.
10
吴静.
中美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以美国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0(1):15-21.
被引量:2
1
刘薇,唐铁军.
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9(2):86-87.
被引量:4
2
黄小蓉,罗永.
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析[J]
.高教论坛,2015(3):29-31.
被引量:2
3
金永红,兰欣卉.
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元素[J]
.北方经贸,2015(6):241-242.
被引量:1
4
海莺.
对地方工科院校网络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9-10.
被引量:3
5
周映华,孙大亮.
浅析普通化学通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25-226.
6
陈晨.
医学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68-471.
被引量:7
7
宋娟,曾德军.
武汉大学推进通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
.当代继续教育,2014,32(1):80-83.
被引量:1
8
贾春.
中华女子学院召开“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114-114.
9
杨科,李永.
对高校网络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考——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
.教育观察,2014,3(25):50-52.
被引量:10
10
庞国斌.
试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2):13-15.
被引量:13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