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八髎穴为主隔姜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的艾灸疗法,自古以来便深受历代医家的推崇,临床应用广泛。《医学入门》中提到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都指出了艾灸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针刺更能发挥其方法上的优势。研究显示,艾灸在治疗妇科多发病慢性盆腔炎方面疗效较为突出[1]。
作者
王梅
马振旺
白妍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920-921,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疗效观察
治疗
隔姜灸
艾灸疗法
中医外治法
历代医家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46.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1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1
陈丽,周月希,张娟.
艾灸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118-121.
被引量:20
2
杜艳,韦日铺,廖庆辉.
电针结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32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2,21(4):37-37.
被引量:7
3
许兰芬,张彩芳,瓮沛杉.
益气化瘀法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6,34(9):163-165.
被引量:8
4
刘仁超,周建英.
刮痧结合艾灸八髎穴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举隅[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3):364-366.
被引量:9
5
程凯.
关注腰骶保健——八髎穴[J]
.食品与健康,2010(5):38-39.
被引量:3
6
佘延芬,孙立虹,杨继军,葛建军,李新华,卢永建.
隔物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浆β-EP含量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8,28(10):719-721.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王科,王红娥.
艾灸关元穴配合凯格氏锻炼治疗子宫脱垂14例[J]
.中国针灸,2005,25(11):759-759.
被引量:4
2
邹蓓蕾.
浅谈廉玉麟教授治疗妇科病的选穴配穴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06,26(5):7-8.
被引量:11
3
李文丽,刘丽,孙立虹.
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分析[J]
.中国针灸,2006,26(7):481-482.
被引量:33
4
郭闫萍,高树中(导师).
隔药灸脐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374-376.
被引量:19
5
黄进淑.
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4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6,12(9):54-55.
被引量:15
6
杨华元,刘堂义.
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
.中国针灸,1996,16(10):17-18.
被引量:446
7
韦秋娥.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2):41-42.
被引量: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6-1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143
10
欧阳惠卿.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4-207
共引文献
83
1
林清云.
八髎穴在妇科的临床应用进展[J]
.智慧健康,2021,7(32):37-40.
被引量:1
2
贾红玲,张永臣,王秀英,田思胜(指导).
脐疗法对实验室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9,41(5):81-82.
被引量:3
3
陶玉艳,高月平.
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1025-1027.
被引量:1
4
张永臣,贾红玲,田思胜,王秀英.
脐疗法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10,41(2):77-78.
被引量:3
5
朱英,苗芙蕊.
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2010,19(2):48-51.
6
朱英,陈日兰,姬乐,苗芙蕊.
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10,30(6):453-455.
被引量:29
7
郭平丽.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近况[J]
.山西中医,2010,26(7):52-53.
8
易光强,王晓磊.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56-58.
被引量:10
9
朱英,姬乐,苗芙蕊.
隔药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548-550.
被引量:17
10
王绍光,姜学强.
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组织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68-116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15
1
林捷,牛乾,陈灵骏,陈丽文,林尤泉,方贤继,林少霞,胡朋.
温经汤配合脐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8):35-38.
被引量:6
2
康菁.
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J]
.名医,2020,0(4):212-212.
被引量:3
3
乔平.
观察艾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0(21):37-38.
被引量:3
4
徐荣海.
关元百会穴的配伍运用举隅[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56-56.
被引量:5
5
杨忠义,王青便.
针刺八髎穴治疗产后尿潴留120例[J]
.中国针灸,2002,22(S1):133-133.
被引量:2
6
李万瑶,唐庆芬.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J]
.蜜蜂杂志,2005,25(8):31-31.
被引量:6
7
苏晋琼,朱小瑜,张谦慎,扬传忠.
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的应用体会[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1):39-41.
被引量:6
8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欧阳钦,胡品津,钱家鸣,郑家驹,胡仁伟.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J]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被引量:1025
9
丁敏,邱玉霞.
针罐配合艾灸治疗阴挺22例[J]
.中国民间疗法,1998,0(2):17-18.
被引量:1
10
魏卫红.
穴位按摩、拉玛泽呼吸配合导乐分娩镇痛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09,7(17):1571-157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5
1
林清云.
八髎穴在妇科的临床应用进展[J]
.智慧健康,2021,7(32):37-40.
被引量:1
2
曹可林,吕榜权.
中药熏洗配合温针灸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5):534-536.
被引量:11
3
彭灿.
妇可靖胶囊与奥硝唑分散片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19,16(5):868-870.
被引量:1
4
庞慧明.
八髎穴导气针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9,51(11):209-213.
被引量:10
5
项小娜,张丽霞.
艾炷灸联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新中医,2020,52(16):133-136.
被引量:7
6
付丽霞,陶玉玲,李琛妮.
盆底康复治疗联合艾灸八髎穴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8):3294-3296.
被引量:5
7
张浩.
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21,30(11):134-138.
被引量:17
8
曾丽雯.
艾灸联合中医护理治疗月经不调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1,36(21):3709-3711.
被引量:5
9
王斌华,吴新贵.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4(4):77-80.
被引量:18
10
郑建红,祝旭兰.
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22,57(10):776-77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詹铮,潘彦宏,姜劲峰.
电针次髎、耳甲调节大鼠胃内压和心率变异性效应方向一致性的实验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7):2501-2508.
2
蔡棱柢,文黛薇,苏燕婷,阳磊,李燕辉.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外治临床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5):165-168.
被引量:2
3
陈观木生,洪金妮,黄锦华,陈捷.
基于整合医学的理念初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70):63-64.
4
王琳琳,王晨阳,朱敬云,任志欣,张海玲,马晓英.
电针对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2):200-205.
被引量:20
5
江凤莹,王维健,何建荣.
自拟健脾化湿活血方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4):42-43.
被引量:1
6
彭桂云.
中药熏洗对产后子宫恢复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9):115-117.
被引量:4
7
何碧霞,朱延涛.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20,52(13):21-23.
被引量:22
8
程芳,马希佳,程振洋,马纯政.
生物张力聚焦疗法联合中药艾灸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7):3716-3718.
被引量:3
9
张霓,江茜,赵宇.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3):19-21.
被引量:3
10
汪海.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2):145-147.
被引量:4
1
吴松,严江天.
足三里、关元温针灸联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8,38(12):1267-1271.
被引量:57
2
张斌,焦娇,林晓霞,赵玉,魏本翠.
盆底肌按摩对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18,27(12):58-60.
被引量:3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